鸕鶿 捕魚高手忙曬翅

文/林心雅 (Hsin-ya Lin) 圖/李文堯(Wen-yao Li) |2015.04.26
2898觀看次
字級
鸕鶿翅膀不防水,每次捕完魚上岸首要之務是把雙翼曬乾。 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雙冠鸕鶿在繁殖期間,頭上會長出兩簇柱狀的冠羽,故而得名。 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鸕鶿在水中捕到魚,須浮到水面才能進食,中國漁夫利用此特性馴養牠們幫忙捕魚。 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鸕鶿性喜群聚,數十年來在北美數量激增,漁獵部門擔心生態失衡。 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鸕鶿足部四趾相連的全蹼足特徵,讓牠們可以在水中快速推進。 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

文/林心雅 (Hsin-ya Lin)  圖/李文堯(Wen-yao Li)

記得第一次「近距」看到鸕鶿,是在佛羅里達州的大沼澤國家公園。清晨走在步道上,見近處池水映著粼粼波光,岸邊站著一隻大型水鳥,頭小喙尖,一身黑亮光澤,伸著脖頸左顧右盼,金色晨曦中的剪影顯得分外迷人。

待旭日東升,但見另一隻鸕鶿拖著有蹼的腳上了岸,顯然已捕過魚,吃過早餐了。牠挺著圓肚,竟大剌剌朝我走來,到面前咫尺之處才停住,揮動雙翅甩一甩身上的水,落落大方地張開雙翅曬太陽。令人訝異的是,附近幾隻鸕鶿見狀,也踱著腳慢慢靠攏過來,猜是群聚習性使然吧,對於我的存在簡直視若無睹。

那距離之近,讓我得以欣賞到牠們烏黑羽毛上沾著一滴滴的晶瑩水珠,橘黃色的臉面,喙尖帶鉤的灰色嘴喙,還有那一雙碧綠澄澈的眼睛──原來牠們臉部並非烏漆嗎黑,色彩搭配還蠻好看的哩。那之前我從沒這麼近的看過鸕鶿,近到爆框,必須退後幾步才能拍攝特寫畫面。

活躍北美 分布廣泛

之後查了圖鑑,得知我們在大沼澤看到的是雙冠鸕鶿,又稱角鸕鶿,分布於美國東西岸沿海以及內陸河流湖沼地區,北至阿留申群島,南至墨西哥都可見其蹤影,是北美分布範圍最廣的一種鸕鶿,難怪除了佛羅里達州,我們在加州、新墨西哥州還有阿拉斯加都曾看過。

此鳥屬鵜形目鸕鶿科(其下僅包括鸕鶿屬一屬,特徵是足部四趾相連而成全蹼足,是鳥類中僅見),身長七十至九十公分,雙翼展開可逾一二○公分,因繁殖期間頭上會出現雙羽冠而得名。喜愛群居,雌雄外貌相似,主食為魚類(被記錄的種類超過二五○種之多),有時也吃昆蟲、甲殼類和兩棲類動物。

鸕鶿翅膀不防水,反而有助於潛入深水捕魚,在水中用足蹼推進,快速而敏捷地追逐魚群,加上嘴喙最前端帶鉤,更有助於捕食獵物。我們便曾親見鸕鶿忽從水中鑽出,喙尖已刺叼一魚,那活生生景象真是令人驚奇!

下水捕魚 上岸曬翅

鸕鶿又稱「烏鬼」、「水老鴉」、「摸魚公」、「鷧」等,中國自古就有詩詞描述此鳥。元代袁桷〈舟中雜詠〉便曾寫道:「鸕鶿漾晴空,意態極楚楚,翻風蒼雪迴,轉日爛銀舞。盤旋傲孤鴻,清遠敵凡羽,須臾下魚陂,愧我覺疾去。」其實和鶴、鷺鷥或天鵝之類相較,鸕鶿全身烏黑的意象並不討好,袁桷卻能將之描述得如此生動,實在很厲害。

還有陸龜蒙〈北渡〉曾這麼形容:「輕舟過去真堪畫,驚起鸕鶿一陣斜。」可我們在美國看到的鸕鶿似乎都不太怕人,一副老神在在,要目睹牠們一陣驚起,恐怕是不太容易了。那幅悠閒曬翅的情景,又讓人想到杜甫〈田舍〉詩句:「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唯有對鸕鶿的習性觀察入微,才得以點出牠們晾翅的特點,可見杜甫也是心細之人。

鸕鶿若非下水捕魚,就是上岸晾翅,全天有一半以上時間是花在後者。之所以需要曬翅,是因其羽毛構造較為特殊:其內層羽毛為綿密細軟的白羽,具保溫作用;外層羽毛則透水性佳,潛入水中捕魚時,可增加比重,使牠們能在水中隨意上下沉浮。因此鸕鶿入水,並不像其他鴨鵝類那般浮在水面上,而是身子沉浸水裡,僅露出頭頸,高舉嘴喙。上岸停棲時,牠們經常會揮翅瀝乾水分,並張翅晾乾羽毛,讓身體變得輕盈些,好為再次飛行做準備。

被馴養的捕魚高手

正因鸕鶿是捕魚高手,中國大陸水鄉地區的漁民常將之馴養後用來幫忙捕魚。明代張字烈〈正字通〉記載:「鸕鶿,人畜之以繩約其嗉,才通小魚,其大魚不可下,時呼而取之,復遣去。」即說明漁民如何讓鸕鶿成為捕魚幫手:他們在鸕鶿脖子綁一根細繩,鸕鶿捕魚後忙將魚兒吞入口中,因喉管變窄,小魚可順利吞下,大魚則卡在喉嚨中,漁民便能將魚取出。

唐代魏徵等撰〈隋倭國傳〉亦云:「倭國土地膏腴,水多陸少,以小環挂鸕鶿,令入水捕魚,日得百餘條。」可見馴養鸕鶿捕魚的古老方法,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就有,不但由來已久,甚且流傳到鄰國日本與韓國。

至於北美,倒不曾聽說馴養鸕鶿捕魚,但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早期,牠們倒是常被獵殺,數量並隨著白人西進拓荒而遞減。到了二十世紀中葉,更因DDT殺蟲劑的危害,導致鸕

鶿大量減少。幸好一九七○年代DDT被禁用,鸕鶿數量逐年增加,今日美國漁獵野生動物部門正為某些地區鸕鶿太多而傷腦筋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