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張良.漢朝絕代軍師

余遠炫 |2015.04.20
1979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張良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他的家族曾經「五世相韓」,對韓國非常有感情。韓國被秦國滅亡後,他就想著要為國家報仇,於是散盡家財廣結各路好漢,為狙殺秦始皇作準備。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巡行天下,張良趁此機會,得到一名大力士幫忙,打造一件重達120斤的大鐵錐,在博浪沙伏擊,結果誤中副車,秦始皇僥倖逃過一劫,張良則流亡天下。

張良一路從河南逃到江蘇,隱姓埋名,來到一處叫下邳的地方躲藏,在這裡一待就是十年,並且偶然間收留了犯了殺人罪的通緝犯——項羽的小叔父項伯。

項羽崛起後曾因不滿劉邦先進咸陽,有意消滅劉邦勢力,最後還是靠知恩圖報的項伯,設宴款待雙方,並且多方保護劉邦,才讓劉邦在鴻門宴中脫離險境。

張良隱居期間偶然在一座橋上散步,一個老人迎面而來,卻故意把鞋子掉在橋下,還要張良幫他撿鞋。張良按捺住火氣,到橋下幫老人家撿鞋並幫他穿上鞋子。

老人家很滿意,於是與張良約定五天後在橋上相見。五天後張良準時赴約,老人卻已經到了,並責罵張良竟然讓老人家等他,於是又約五天後見面。

五天之後,張良雖然提早到了,老人卻早已到橋上,一番責備後,又約五天後見面;五天到了,但老家人還是比張良早到,雙方又約五天後見;這次張良學乖了,天色還沒亮,大半夜的就守在橋上等,果然等到老人家來。

這次老人家很滿意,送給他《太公兵法》竹簡,教導他研讀兵法。老人還神祕的對張良說,十三年後在濟北穀城山下,他會與張良再度相遇。後來張良在穀城山下發現一塊黃色大石頭,於是這位老人被稱為「黃石老人」。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認為,「黃石老人」應該是當時的一位隱士,他發現張良的身分,因此布局考驗張良的耐性,磨掉他的尖銳,讓張良再度入世後而有新的作為,而不是僅有像荊軻、聶政般的冒險犯難勇氣而已。

黃石老人是智慧的老者,而不是神怪般人物。張良後來在「留」地初遇劉邦,成為劉邦的心腹,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成為大漢絕代軍師。

(相關內容在17:10警廣FM104.9頻道《天天樂陶陶》節目同步刊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