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任中原
美國有四分之一的小型企業是由女性當老闆,且近年來女性創立新事業的成長率是男性的兩倍,然而女性獲得的傳統小企業貸款卻不到總額的5%。
哈佛大學的分析證實,女性在創業時主要擔心以下幾點:投資人偏愛男性提出的構想,即便是男、女各自提出的構想幾乎一樣。有魅力的男人更具說服力。
這種性別偏見是女性取得創業資金的明顯障礙,因此女性正轉向Kickstarter等群眾募資網站以集資創業。許多人相信這有助於縮小男女在取得創業融資貸款上的差距,但果真如此嗎?
現有的資料看起來對女性還不錯。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研究顯示,2009年4月到2012年3月間,透過Kickstarter募資的女性創業計畫,有69.5%能夠成功集資,男性的成功率僅61.4%。
但這並非全貌。女性之所以較容易達成集資目標,是因為金額平均比男性的集資目標少數千美元。女性集資計畫的平均金額為6890.5美元,僅比男性平均集資額12175.9美元的一半略多一點,因此女性創業計畫未必比男性的計畫更容易集資,也不表示群眾募資較偏向女性;最多只表示女性的計畫需要較少的投資人,就能達成目標。
只有22.5%的男性投資人願意對女性主持的計畫投資。不過,有一個「亮點」:女性會互相投資的趨勢正逐漸浮現,可能成為一種可靠的創業途徑。
除了主流的集資網站外,還有一些「利基」型的網站,例如PlumAlley網站,便假定女性會彼此投資。這個網站原本是要凸顯科技業女性創業成功的故事,從2013年開始成為群眾募資平台。創辦人傑克森表示:「尋找你的觀眾和利基,然後好好幹。我們以女性關心的計畫為中心,建立起一個社群。」
這當然不表示女性就應該放棄其他集資策略,或表示創投資本家不會做多元化投資。企業界的性別不平等,並沒有什麼特效藥可治。群眾募資也不是解決性別偏見的完美解答。
但儘管如此,群眾募資管道仍是激勵女性創業者尋求資金的重要場域,因此上網尋求資金肯定沒什麼壞處。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全球〉周刊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