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成功說服許多國家成為亞洲基礎建設開發銀行(AIIB)創始會員國,引發美國經濟影響力是否減弱的討論,但這其實不是重點。全球經濟影響力真正的戰場是在金融界,截至目前為止,人民幣在全球金融體系還不是美元的對手。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只貢獻全球百分之二十三的經濟產出,全球卻有百分之四十三的跨國金融交易以美元計價,美元占全球央行外匯存底的比率則達到百分之六十三。儘管不是每個國家都需要國際貨幣基金(IMF)或與美國貿易,他們卻都需要進入全球金融體系的管道,而這個體系大多以美元交易。
這對美國而言有幾個明顯優勢。第一,美國政府和企業可以以低成本借入美元;第二,美元的主宰地位給予美國很大的策略影響力,美國過去就用這種影響力攻擊敵人。
一國要發行主宰全球的儲備貨幣,需至少滿足兩個條件,即經濟規模夠大且金融市場夠深、夠發達且夠開放。中國只滿足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則未達到,中國正試圖改變這個情況。
儘管人民幣距離成為真的儲備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仍不可掉以輕心。如美國過度使用對金融體系的影響力來追求狹隘的外交政策目標,民間投資人和政府可能就會尋找替代貨幣,削弱美國的影響力。小布希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在美國財政部協助執行金融制裁的薩拉特說:「一旦人民幣成為美元的替代品,遊戲規則就會開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