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熊孩子「熊」在哪兒?

古傲狂生 |2015.04.14
1482觀看次
字級

文/古傲狂生

最近,「熊孩子」在網絡上很紅很火。筆者因而對這個詞的來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熊孩子,你究竟「熊」在哪兒?

眾所周知,熊孩子來自民間俚語,尤其是華北和東北地區的俚語,專指惹人煩、沒家教、令人討厭的孩子。網絡上它常用來形容歲數小又不懂人事的孩子。

熊,是動物界的大力士,提起熊,人們一般的感覺是猛獸和對牠的恐懼。《爾雅·釋獸》裡說:「熊,虎丑,其子狗,絕有力麙。」這段文字就今天的動物分類學來看亂七八糟,但也足見在古人眼裡,熊是個狠角色。

在成語裡,熊也是「豪氣干雲」,像「虎背熊腰、熊韜豹略、熊心豹膽、熊羆百萬」等都是實打實的好詞。可為何到了熊孩子這裡,熊就成了孬種的代名詞了呢?以筆者粗陋的見識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受狗熊的拖累。狗熊是黑熊的別名,眼神不好,又叫黑瞎子,由於其憨態可掬,很適合馬戲表演。人們一般很難看見野生熊類,頂多見過馬戲團的黑熊,久而久之,以偏概全,對熊有了蠢笨、無能的印象。民間傳說裡的熊掰棒子、熊虎打架、熊偷蜂蜜,就是這種印象的延伸。再加上狗熊和英雄發音相似,兩者逐漸站到了對立面。

其二,此熊非彼熊,而是跟熊發音相近的「慫」、「倯」借字,大概是這兩字不夠通俗,就用「熊」字來代替了。用句時髦網路用語來說,熊是「被慫了」。

其三,方言裡熊有訓斥之意。筆者很懷疑這個熊是訓的借字。熊孩子有一個意思就是批評孩子,既然孩子被批評,即這個孩子不乖不好,甚至很壞,那麼熊孩子就有些等同壞孩子了。

其四,是外來語的影響。大家都知道股市有「熊市、牛市」之說,其實這是外來語,熊市即空頭市場,是英語bear market 的中文意譯。隨著這種說法的傳播,熊遭連累,也有了十分不好的意思。這大約也是熊孩子這個詞的貶義源頭之一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