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茱莉雅
本周學習達人:莊淇銘
五十歲前就擔任過國內三所大學校長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任校長莊淇銘,從十幾年前開始練就左右手都能寫字的本領。
莊淇銘教授說,想學開車,一定要先了解車子的性能,如果只會用一檔開車,車子很快就燒壞了。同樣地,人在學習時,也要充分了解人類這一部「生化機器」。只是,這部生化機器似乎比汽車、摩托車更加複雜,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例如人類左腦主管語言、數學、邏輯、推理、文字、記憶,右腦主管音樂、藝術、想像、圖像記憶……
當人類已從農業社會注重體力,進入到工業社會的注重IQ,到目前資訊社會既重視IQ也重視EQ,而未來社會重視的則是文化創意及LQ學習智商,許多重要的能力都要靠右腦,所以,莊淇銘很鼓勵大家多用左手(左撇子則練習多用右手),讓兩手均衡發展,同時刺激左右兩腦。
很多人會問:一開始用左手寫字,覺得不習慣,該怎麼辦?莊淇銘的回答是:其實很簡單。人剛開始用右手寫字時,同樣也是很不習慣呀!只是慣用右手定型後,改用左手才會覺得困難,其實只要多加練習,練成兩手同樣靈活吃飯、打球、寫字、穿衣,都不是問題。
事實上,莊淇銘從十五年前就在報章雜誌上提倡「從雙手萬能到雙腦萬能」,鼓勵大家多用左手,原因在於不論就身體上的科學,或學習上的科學,人的雙手本來就能做同樣的事,可惜人類往往自我設限,所以,才變成只會用左手或右手。如果大家上網google賈伯斯,就會發現他兩手都能寫字,所以,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得到。
莊淇銘是學校教職員羽球隊、桌球隊、網球隊的成員,由於兩手都可以打球,學生跟他打球,根本不知道他會用哪一手發球,有些學生問莊淇銘:「校長你好奇怪,兩手都可以用。」莊淇銘笑著回說:「你才好奇怪,人明明有雙手,為什麼你只用單手?」
莊淇銘一直提倡大家「做個雙手人」,還開玩笑說,以雙手人的角度,單手人都是「殘障」啊!話說回來,是誰把自己變殘障的?其實,就是落伍的農業時代觀念所導致的,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再自我設限了。
●4月8日上午7:20—8:00,多元學習達人莊淇銘教授將在國立教育電台「教育行動家」節目分享他雙手萬能學習法,歡迎收聽FM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