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僵持近十三年的伊朗核風波,二日終於獲得突破,美國等世界六強與伊朗雙方就限制伊朗核子方案達成協議大綱;六強並承諾,六月底談成正式協定,在聯合國的國際原子能總署驗證伊朗確實信守協定後,將逐步解除對伊朗的多年制裁,象徵伊朗與西方世界僵局的重大突破。
歐盟「外交事務/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黛莉卡.墨格里尼宣讀聯合聲明表示,經過十餘年協商,終於走到「決定性的一步」,「我們已就一項全面行動計畫的關鍵參數達成解決」,包括伊朗的濃縮鈾能力接受限制,只保留一處濃縮設施。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盛讚這項初步協議是「歷史性的諒解」,但以色列表示,這是「歷史性的錯誤」。控制美國國會兩院的共和黨持保留態度,眾院議長貝納要求,取消伊朗制裁措施之前,必須讓國會仔細審核協定。
伊朗核子談判達成協議大綱,民眾歡欣鼓舞,清晨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手舞足蹈,駕駛人猛按喇叭;大批伊朗人紛紛擺出傳統的慶祝方式—象徵勝利的V形手勢或揮舞白色手帕,伊朗人開始談論對未來的新期待。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世界列強過去強烈質疑伊朗的核子活動,與伊朗的核子談判談了超過十二年。伊朗雖強調核計畫僅於和平用途,但世界強權懷疑伊朗有所隱瞞,偷發展核武。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加上德國的「五常加一集團」(P5+1)參與談判。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先前警告歐巴馬不要接受與伊朗的核子協議,這無異「可能的核子夢魘倒數計時」。尼坦雅胡說,列強與伊朗達成的協議若落實,會危及以色列的未來。
最新協議可能面臨的挑戰,列強會同意讓伊朗繼續營運多少離心機,可發展到多先進。更關鍵的是,這些協議又能限制伊朗的核計畫多久。
新協議將無法讓伊朗完全「去核」,根據二○一三年伊朗和六強通過的「聯合行動計畫」,伊朗可保留用於民用發電的低純度鈾,並將中度濃縮鈾稀釋,或將其轉換成氧化物,使其無法作為核武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