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東華大學一群師生六年前成立「五味屋」,推動偏鄉兒童教育。今年兒童節,他們在花蓮縣壽豐鄉豐田村創辦書店「豐田的冊所」,將是花蓮木瓜溪以南第一家書店。
豐田村是日據時期花蓮三大移民村之一,景色優美,卻找不到一家書店。「離這裡最近的書店,開車要四十分鐘。」東華大學社會參與中心研究員楊金燕表示,花蓮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花蓮中區卻連一家書店都沒有。
東華大學人文生態與教育研究室師生深耕豐田社區多年,認為這裡需要一間書店,與東華大學社會參與中心合作開設公益書店「豐田的冊所」,所得全用於偏鄉教育。書店選在明天兒童節開幕,作為送給豐田村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豐田的冊所」位於一座擁有美麗庭院的白色透天厝。書店的二、三樓經營民宿;一樓是書店,藏有新書、二手書兩千多冊,並設置兒童繪本書區及青少年書區。從閱讀區窗前望出去,是一片遼闊的海岸山脈,後方則是挺拔的中央山脈;山與海之間,是鄉村孩子的青春閱讀夢。
「偏鄉孩子教育資源不足,又常因父母離鄉工作造成教養空白。」六年前,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顧瑜君創辦「五味屋」,和東華大學人文生態與教育研究室師生一起照顧豐田村學童,提供閱讀、農事等多元化教育。
六年來,「五味屋」的孩子,一個個長成少年、青年,對未來也有更多的想像。「五味屋」因此決定創辦書店,讓書店成為一個平台,既藉閱讀打開孩童視野,也讓孩子藉書店參與經濟活動、學習策展能力。
楊金燕表示,「五味屋」的孩子將協助經營「豐田的冊所」。他們除了處理上架、結帳等書店事務,也要學習在書店舉辦講座、展覽。「豐田的冊所」不只是一家書店,更希望串起豐田新一代與社區的交流,建立鄉村孩子迎向未來的信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