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港中大 人間佛教學術合作

羅智華 |2015.04.02
1907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昨晚在佛光山與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學術簽約,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左六)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左七)代表簽約,其他與會貴賓左起為: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屏東科技大學副校長顏昌瑞、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等。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左)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右),昨晚在佛光山進行學術合作簽約。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二○○五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左)及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教授(右)主持「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揭幕。圖/本報資料照片
二○一○年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簽訂第二期合作協議。圖/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羅智華大樹報導】在十二所台港大學校長、副校長與全山大眾見證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昨天在佛光山傳燈樓共同簽署「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三期合作協議」,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港中大自二○○五年開始合作以來,繼續邁向下一個五年合作關係。大師期許透過彼此的密切合作,為人間佛教的學術研究留下重要思想,讓珍貴文化瑰寶可以世代傳承、發揚光大。

沈祖堯表示,香港中文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將弘揚中國文化與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為辦學宗旨,因此成立之初,特別規畫佛教研究課程與出版佛學學術書刊。二○○五年,香港中文大學首度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簽署合作協議,在港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投入人間佛教學術研究、交流推廣等事務。此次簽約是繼二○一○年後的第三期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站在過去所奠下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人間佛教等相關學術,並推動中外學術界交流,藉此讓人間佛教法水流傳得更深、更遠。

「星雲大師一直是我最敬佩的慈悲長者,很高興有因緣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合作,攜手推動人間佛教學術與交流。」港中大校長沈祖堯表示,佛光山開山迄今,持續在全球散播慈悲濟世的全人精神,成果有目共睹。他談到,由於教育事務繁忙,他曾向大師請教「當大學校長很辛苦,該如何做較好?」星雲大師回應說,「校長,你要懂得放下」,短短幾句話讓他有如醍醐灌頂,不再以此為苦。

何謂人間佛教?星雲大師昨天在簽約儀式上特別說明,人間佛教是由釋迦牟尼佛所體悟,但過去的佛教因戰爭等因素,慢慢演變成山林佛教,沒有走到人間。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不只是未來的一道光明,更是全人類的財富。

走向國際 更上層樓

在簽約儀式完成後,沈祖堯特別致贈書法「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予星雲大師,大師則贈送《百年佛緣》著作。大師表示,佛教發源於印度、光大於中國,今日能在大家見證下簽署合作協議,感到與有榮焉,未來希望能締結更深厚的緣分,亦期盼透過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香港中文大學的長期協議,帶動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密切合作與研究。

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表示,佛光山長期以教育培養人才、發揚四大宗旨,尤其在推動社會教育更是不遺餘力。而港中大創立至今雖然才五十幾年,但已成為國際頂尖大學,可見沈校長領導有方。期盼透過這次簽約讓人間佛教學術發展更上層樓。

古源光笑說,他是《人間福報》忠實讀者,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閱讀福報,人間福報創報十五周年,可看出一路走來傳遞善知識的用心良苦。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說,學術成果的累積需要長期發展,他相信透過兩者合作,未來定能見到更多人間佛教的豐富成果。

小檔案

2005年,香港中文大學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合作,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致力於人間佛教相關學術研究、交流及推廣。

2010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中大簽訂「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二期合作協議」,在過去佛學研究與文化推廣並重的基礎上,繼續深入人間佛教的相關研究,推動中外學術界交流與互動,加強佛學人才培養和文化推廣。

2015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中大繼續攜手,為「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三期合作開啟新局。

香港中文大學向以弘揚中國文化並促進中西文化溝通為己任,自成立之初,便設立與佛教研究相關的課程,並出版佛學相關書刊。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昨晚在佛光山與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學術簽約,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左六)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左七)代表簽約,其他與會貴賓左起為: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屏東科技大學副校長顏昌瑞、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南台科技大學校長戴謙、高雄師範大師校長吳連賞、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陳劍鍠、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如常法師。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