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眷村新風貌 花蓮介壽村彩繪牆

 |2015.03.30
1457觀看次
字級
花蓮美崙山腳下的「介壽村」,在老眷戶結合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下,透過入口意象、彩繪牆面,營造出老眷村新風貌。圖/中央社

【中央社花蓮訊】花蓮美崙山腳下的「介壽村」可說是花蓮市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眷村,在老眷戶結合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下,透過入口意象、彩繪牆面,營造出老眷村新風貌。

介壽村的建物為日治時期所建,台灣光復後,這片52棟地上物的產權歸於花蓮市公所,在國民政府來台後提供安置、租借給空軍防校,進而成為眷村。隨時代變遷,過去80多戶至今只剩30多戶在此居住。

由於全台眷村都面臨居住權、拆遷等問題,介壽村所在的民勤社區發展協會參與社區規畫師計畫後,申請內政部補助,加上民意代表、里長等的支持下,展開社區空間營造規畫。

彩繪牆面發想來自於當年也住在介壽村的田于妹,她說,把介壽村的故事畫在牆上,讓年輕一代了解當年竹籬笆的艱辛與溫暖,從登陸艇自大陸北平溏沽港口抵達花蓮港開始、父執輩駕駛的軍機、眷村大鍋菜的生活等,逐一彩繪出來。

老村長徐正元說起眷村的點點滴滴,當時號稱亞洲最高的女籃中鋒周汝蘭、知名播音員鄢蘭、演員劉尚謙等都是介壽村的子弟。

花蓮縣政府、花蓮市公所也對介壽村提供協助,由於土地屬國有財產局,將協助眷戶以分割方式,承購舊有家園土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