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楷軒立志成為划船國手,為國爭光,圖為他平時在校的西式划船訓練。
【本報台北訊】家扶基金會昨天舉行一○四年全國自強兒童表揚,二十三位獲表揚的兒童中,五成來自單親家庭、六成有重病或行動不便需照顧的家人,八人為新住民子女。
家扶社會資源處處長林秀鳳表示,自強兒童由各縣市家扶推薦,往年僅二、三名新住民子女獲獎,今年有八人。多數新住民子女父親社經條件較差,母親嫁來台灣,語言、文化有隔閡,教育孩子較辛苦,透過家扶幫助,讓他們有更好的成長學習環境。
十六歲的黃楷軒,母親是越南人,一歲隨母親返回越南,十二歲時,越南政府不同意出生於台灣的他繼續就學,母親只好向親友借貸,將他帶回台灣,打零工維持家計。
黃楷軒說,初回台灣,一句中文都不會,降級讀小三,「起初很氣餒,看同齡孩子都在向前走,我只能原地踏步!」幸好老師幫助,他上午到一年級上國語課,下午回三年級,慢慢趕上進度,成績名列前茅。他更加入划船隊,每天清晨五時到校練習,從不喊苦,希望成為國手,為國爭光。
小六生黃祿晴
放學準備晚餐
小六生陳鴻毅,母親越南人,父親貨車司機,因頸動脈受傷,右眼失明,靠母親在麵店洗碗,每月一萬元微薄薪資維持家計。陳鴻毅假日會陪父親散心,當父親的「眼睛」,也當母親的小老師,教母親認識國字與發音。熱愛跆拳道的他,最大目標是進入國家隊。
小六生黃祿晴,父親車禍過世,母親從越南嫁來台灣十五年,沒有穩定工作,黃祿晴從小跟母親四處搬家、轉學,放學回家還要做家事、準備晚餐。懂事的她從不抱怨,成績好,允文允武,跳遠、演講比賽獎狀一大疊。黃祿晴說:「希望當明星,賺錢買房給家人住,就不用再搬家了。」
瑞芳國中國三生呂靜蓓是原住民,為減輕母親負擔,小時候與姐姐陪著外婆到山上取山泉水洗澡、清洗,節省水電費。認真向學的呂靜蓓,在班上成績維持第一名,積極自學英文,順利考過全民英檢初級,今年還獲選學校模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