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余曉梅
圖/余曉梅
文與圖/余曉梅
住家附近郊山上的野草莓,春節期間開花,三、四月果實就會成熟。一顆顆小巧豔紅的草莓,晶瑩剔透得讓人忍不住要採它。
閩、客語都稱野草莓為「刺波」,早年漫山遍野都是,味道比栽種的大草莓還甜,是很受孩童們喜愛的野食。
據長輩們說:「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台灣糧食欠缺,刺波成了許多人的主食,而救了不少人呢!」
筆者小時候常把野草莓採來,用草串成一串串,掛在頸上當項鍊,這樣既方便玩、也方便拿來吃、又不會壓爛。
至今我還是常把採來的野草莓,用姑婆葉等大葉片裝,也會像小時候用草串起來,回味童年的野趣。
日前幾個跟著爸媽去爬山的小朋友,看到我手上一串串的野草莓,都驚叫:「哇!這是什麼?好漂亮!好可愛喔!」
我把野草莓送給她們,也帶她們去採(葉片和莖都有刺要小心),順便告訴她們,我們的童年趣事。
小女生們也高興的把草莓套在頸上,還要我幫她們拍照。還有她們的父母也拍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