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即使沒有人監控,飛機也能活動自如!元智大學昨天宣布歷經多年團隊研究,終於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飛行能力的「無人飛機監控技術」,未來除了運用在海洋汙染監測、海難搜救、山林保育、水土保持、風災、水災、土石流破壞等災難應變災情調查外,還可進行道路交通監視、空中攝影、邊境巡邏等範疇,功能不只多元化,對於環境保護亦有相當助益。
擔任研發計畫主持人的元智大學機械系副教授吳昌暉表示,這種具有自主飛行能力的無人飛機,簡稱為「UAV」。操作時只要輸入飛行目標的經緯度座標,就可以透過GPS導航信號來進行自動飛行,執行監測任務。他強調,雖然元智沒有設立航空系,無法進行飛機的生產,但卻積極朝向飛航電腦控制技術的研發,這不只是學術界的一大躍進,也是百分百的本土民間技術。
吳昌暉說,「無人飛機監控技術」近年來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國防研發重點,國外的長程UAV可巡航數千公里,被廣泛應用在許多軍事任務上,是加強國防的有力工具,未來五年內全球軍用UAV可達每年三十億美元產值,潛力無窮。除了國防,「無人飛機監控技術」還可運用在海難搜救、山林保育、水土保持、災情調查等範疇,對於環境保護工作有很大助益。
為了更提升「無人飛機監控技術」品質,吳昌暉說未來元智大學將更努力進行更高階的技術研發,並嘗試與相關機構合作,拓展無人飛機的市場規模,讓學術研究可以運用在更多實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