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2008年汶川地震後,中國大陸野生貓熊似乎出現「創傷症候群」。最新研究發現,貓熊現在選擇棲地時愈來愈小心,不去坡度較陡的山溝,啃食竹子時也會選擇視野較好的竹林。
貓熊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陜西西南部和甘肅南部,甘肅省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是面積最大的,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汶川地震發生後,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開始資助保護區,研究地震對貓熊棲地選擇的影響,掌握貓熊的適應能力,作為保護貓熊的改進基礎。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楊文贇表示,自汶川地震之後,他們在240個貓熊棲地追蹤調查,詳細紀錄每個棲地的海拔、部位、坡形、封閉度、竹種、水源等狀態,追蹤7年來發現,雖然地震並未影響到貓熊野外棲地的生態環境,但卻讓貓熊更為小心,不再去坡度較陡的山溝,吃竹子時也會選擇視野範圍較好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