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美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是我的第一,也是唯一。從大學畢業就進入第一工作,轉眼已將近三十五年。
信任的美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是我的第一,也是唯一。從大學畢業就進入第一工作,轉眼已將近三十五年。
信任的美好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是我的第一,也是唯一。從大學畢業就進入第一工作,轉眼已將近三十五年。
記得第一天踏進教室,有個女孩過來拉著我的手在她旁邊坐下,我嚇了一跳。後來,發現她一直握著我的手,只是想陪我,這種感覺好溫暖。在我還沒學會當她老師前,這個女孩已經先幫我上了一堂叫「信任」的課。
玲玲是我照顧的第一個早療個案,她有智力、視力和溝通等多重障礙。在互動過程中,發現她對音樂特別有反應,於是,每天在她耳邊唱我最喜歡的歌〈天天天藍〉,有一天,玲玲竟跟著我唱完整首歌。
多年後,有天接到玲玲父親的電話,告知玲玲住院想見我,因為她記得生命中第一個照顧她的人。玲玲讓我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美好,如同上班第一天,那位教會我信任的女孩。
從早療、學齡到成人服務,從教保員到中心主任,每個階段我都努力充電,常常在這群心智障礙朋友身上找到前進的動力,並且不斷思考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許多創意發想,如:美食小棧、串珠裝飾、精油香皂等等,起心動念都是希望帶給學員成就感,讓他們可以驕傲地大聲說:「這是我做的!」
來到「第一」,圓了我當老師的夢,在這裡學到很多,收穫比付出更多。
相互的陪伴
國小時,我身邊圍繞著一群「不太一樣」的朋友,一個什麼都學不會,一個會尿褲子,一個老是惹禍攻擊人,老師指派我去照顧他們,我就像小媽媽一樣跟他們廝混,這段特別的經歷,觸動我走上「特教」之路。
法律系畢業後,我換過無數工作,直到來到「第一」擔任教保員才穩定下來。三年半後,我赴美攻讀碩士,修習特殊教育。
出國前,我打定主意,學成後一定要回第一,除了因為喜歡特教工作,更因為第一有個「可怕」的賴老師(第一社會基金會執行長),她會把最新、最專業的服務資訊端到你面前,催促你去學習,我喜歡有人推著我不斷進步。
重返第一,我轉戰「第一行為工作室」,幾年來,我們不斷敲叩醫院的門,希望雙方展開合作,因為這群有行為或情緒問題的心智障礙朋友,極須跨專業的整合服務。
小宇是個重度自閉症男孩,有嚴重的行為問題,躁症發作時,往往全家打成一團。有次,我們將小宇送急診,後來醫院與第一相互支援,在服藥、心理諮商和行為訓練三管齊下後,小宇有了明顯改變。一個原本抓狂時會亂撕身上衣服的人,現在可以跟第一的朋友去唱卡拉OK了。這一切的轉折,只因為有人在對的時間提供對的方法。
另一個輔導個案阿宏的境遇和小宇很類似,只是最近又住院了,不過阿宏的家人已經開始學習放手,讓「專業」進去幫助他們。
有天,我去醫院探望阿宏,交給他紙和筆,問他想做什麼?阿宏用凌亂的筆跡寫下:要回「永愛」(本會附設的永愛發展中心)。當下我好感動,阿宏知道有個他喜歡的地方,在那裡他是被愛的、被接納的。類似這樣的小驚喜,就是支撐我走下去的動力。
我是一名基督徒,期許自己成為聖經故事裡抬癱子的人,和我相遇的人共同成就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