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現代藝術家畢卡索生為西班牙人,卻在法國把藝術生命發揮到頂峰。巴黎畢卡索美術館收藏著涵蓋繪畫、雕塑、版畫和素描多達五千件作品,勝過全球任何一間美術館,讓參觀者一次飽覽畢卡索創作才能。
畢卡索一九七三年逝世,他的繼承人和遺孀賈桂琳先後將大批作品捐贈給法國政府,畢卡索生前私人收藏,也依遺願送給法國,構成巴黎畢卡索美術館收藏的主要來源。
畢卡索美術館座落在藝術氣息濃厚的瑪黑區,一九八五年開館,今年將慶祝三十周年館慶。二○○九年畢卡索美術館整修擴大,暫時關閉,一關就是五年,去年十月底重新開館,新館展廳更多、空間更大,不到半年,就吸引約四十萬人次遊客參觀。
新館增加迎賓大廳,還多了地下室畢卡索工作坊巡禮和三樓畢卡索個人收藏展,讓遊客在欣賞畢卡索的作品後,再透過他個人的收藏品味,更瞭解畢卡索的藝術淵源。
作品兼採年代和類別方式展出,尤其「女人」這個主題以各種媒材反覆呈現,無論是獨眼老嫗、安靜閱讀的女人、慵懶躺臥的裸女、陶醉在擁吻中的女人,或不同年代陪伴在他身邊的女人肖像,都可看出畢卡索對此主題的長年琢磨。
美術館藏中較知名的作品,包括畫作《賽勒斯汀娜》、《在沙灘上奔跑的女人》、木雕《山羊》等。
九月二十五日是三十周年館慶,將重新布置展品,並展出豐富的檔案,很多是畢卡索畢生收藏,遊客少有機會看到的畢卡索。重新開館後第一年只有常設展,暫不籌畫特展,是讓遊客專注於畢卡索的創作;目前展覽主要呈現畢卡索創作的多元性,包含畫作、雕刻、素描、版畫及陶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