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第五期、一九七三年學員蔡珍瑋,發起歷屆學員回山團聚活動,十四日不僅在佛光山見到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更如願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接心,共同回憶「在鐵皮屋上課的時光」。他們一起把拍攝於一九七五年的第六期學員合照獻給星雲大師,大家圍著珍貴的歷史照片,熱切指認影中人,有說不盡的歡喜。
這群「不老青年」同時決定,每年七月第一個周六在佛光山傳燈樓舉辦「同學會」,歡迎落腳全球各地的學員隨緣參與,更打算屆時和在山上會師的新生代佛光青年經驗交流,讓佛光精神薪火相傳。
出席同學會的老學員,除了召集人蔡珍瑋,還有第二期的趙翠慧、第六期的張玉川和陳素雲,陳素雲同修蔡國華也一路相隨。他們同聲表示,夏令營課程雖只有二周,卻影響他們的一生,即使身不能常在佛光山,心始終與佛光山同在。
特別的是,中油董事長林聖忠正好帶領重要幹部參訪佛陀紀念館,與蔡珍瑋等人巧遇,主動透露他也是「失聯」的第五期學員,蔡珍瑋讚歎「今天真是好日子」,又撿回一位老同學。林聖忠說,老學員回山團聚非常有意義,他熱烈響應。
看見四十餘年前的老學員,星雲大師難掩歡喜,雖然因重感冒身體違和,依然以沙啞的嗓子盡情分享小故事,勉勵他們不要生氣、互相包容、多說好話、廣結善緣、追求真正財富。一群「老學生」彷彿回到當年的夏令營歲月,正襟危坐,專心聆聽大師開示。
中油體系 響應三好
星雲大師詢問飽經社會歷練的老學員,遇到不如意事會生氣嗎?世間有絕對公平嗎?接著以禪門故事闡述,生氣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更僵,要謹記「人活著可不是為了生氣」,氣惱時打從心裡放下,保持歡喜;人際間有如跳探戈,不計較高低尊卑,才能一團和氣為社會服務。
星雲大師也分享處世智慧,認為讚美可解決許多問題,若知道有人對自己不滿,不妨利用他不在的場合向旁人讚美他,他得知後會心生慚愧。此外,「只知道『向錢看』的社會很危險」,大師提及佛光山開山五十年,涓涓滴滴歸於教育,因為他更重視智慧、能力、思想、和樂等真正財富。
林聖忠會後表示,星雲大師所言雖是一貫主張,四十年後再度聆聽,卻有歷久彌新的感動,受用無窮,他表示,會在中油體系響應三好運動。
「只要盡力就好,結果如何,就隨緣了。」蔡珍瑋表示,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已和許多人取得聯繫,只是時間不湊巧、無法出席,但是她會堅持下去,讓失聯多年的夥伴逐漸歸隊,組成護持佛光山的堅強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