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只要拍下拳頭與食物的比例,就能輕鬆計算食物的熱量和營養。圖/鄭涵文
【本報台北訊】現代人生活忙碌,很難多花心思記住每日飲食是否均衡、運動是否足量。聯合大學資管系學生花了一年多設計「健康大師—酷瘦Kuso」App,開發「用拳頭測食物份量」的營養計算功能,把關懶人的每日進食。
開發團隊成員之一的謝惠存指出,記錄健康的App,通常都很繁瑣難用,他們才想開發出更簡單的記錄方法,只要民眾拿拳頭當比例拍食物,就能利用資料庫,辨識出食物的營養及熱量。若是較複雜的食物,也可用語音或條碼辨識。
除了把關進食,它也會利用簡單的燈號,提醒你哪類食物攝取不足,並統計每日、每周、每月的數據做成圖表,這些貼心設計,讓團隊獲得國民健康署評比傑出獎,這個App定四月上架,民眾可免費下載。
另一個獲得傑出獎App—「醫起藥健康」,則是由高雄大學資管系同學製作,它以健保署醫療院所開放資料當基礎,再加入各科別的就診資訊。民眾可以直接從頁面上的小人偶,點自己選不舒服的部位,系統就能透過資料庫,連結到相關科別的就診資訊,還能規畫就醫路線,「一次就能看對科」。
參與設計的葉昱琦表示,當初是因不少同學從外地來,生病了不知道該看哪科、該去哪家醫院,他們才會發想出這個提供就醫資訊的App,現在還在最後調整,預計近二個月內會上架,也是免費的。
不論是「健康大師—酷瘦Kuso」、「醫起藥健康」,都是利用國民健康署的開放資料庫。國健署表示,今年年底前預計能有一百二十項資料庫上網,資料庫也陸續更新,供民眾上網查詢,也期許各界能應用於各種健康促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