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睡美人島上有多座珊瑚礁金字塔,台大研究發現在十四世紀時用大量活珊瑚建造,現在被埋藏在叢林中。圖/沈川洲提供
珊瑚礁金字塔模擬圖,和埃及金字塔不同,並非封閉式,也沒有尖尖塔頂。
【本報台北訊】浮在南半球大洋洲上的睡美人島,有五座世界上唯一以珊瑚礁搭蓋的金字塔。此塔究竟是什麼時候建蓋的,一直是西方科學家探索的謎題。在台大團隊加入三年後,謎團有了重大突破;這座珊瑚礁金字塔是十四世紀時所建,且是利用大量人力在短時間內同時蓋好,做為帝王暫時停棺的陵寢。這項研究成果在今天清晨刊登於美國科學發展協會下的《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期刊。
位於大洋洲密克羅西亞最東邊的科斯雷(Kosrae),因為側面島型宛若睡美人,而有睡美人島之稱。島上的「珊瑚金字塔」自十九世紀以來,一直是西方科學家研究對象,因陸地上的古文明金字塔多是岩石、磚頭、泥塊等材料搭建,睡美人島上的金字塔則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唯一使用大量珊瑚礁搭建而成的。
參與研究的台大地質系教授沈川洲表示,每座金字塔約用到一萬株活珊瑚,科斯雷人把潮間帶的團塊與扁平狀珊瑚,如微孔珊瑚、腦紋珊瑚,由上千人以徒手相傳,一個個搬運到基地,堆砌成塔。活珊瑚因有粉色、紫色、藍色等共生藻,讓金字塔顯得色彩斑斕。
澳洲科學家過去推測島上的三座金字塔是十五、十七、十九世紀分別搭建,但是始終找不到定論。而且,都是使用活珊瑚嗎?金字塔的功能又是為何?澳洲研究團隊二○一二年邀集台大協助,台大團隊以釉釷定年技術,花費數月時間為珊瑚礁定年,推算金字塔存在時間應為更早的十四世紀,而且是在短時間內同時搭建三座塔的。
此外,沈川洲團隊也發現,金字塔除了大量使用活珊瑚,也有部分珊瑚化石。沈川洲說,活珊瑚有一定的生長年限,若要短時間同時蓋多座金字塔,珊瑚礁會一採而空,另外,也確認這幾座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功能不同,只是做為暫時的陵寢,讓國王「停棺」供人民瞻仰。
沈川洲說,台大使用的釉釷定年技術適合檢測珊瑚礁、鐘乳石等年分,透過台中市科博館研究員宮守業先篩選過未受汙染、變質的珊瑚礁標本,再進一步測量出珊瑚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