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中壢訊】二十七歲藝術家馮徑蕪,小時候和外婆、媽媽學習編織發展成興趣,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的他,長時間使用銅線編織創作,作品結合光影呈現多變的視覺效果,即日起在中原大學藝術中心舉辦「編光.織影─馮徑蕪個展」,盼民眾參觀,重新省視周遭的人事物。
他說,從小和家人學習編織的技法,銅線延展性高,可敲打也可鍛造,最早他使用棒針編織銅線,太耗時改為勾針,創作過程中還包含兒時美麗回憶,像是作品「麻花」靈感來自於從小就蓄長髮,媽媽在上學前都幫他綁麻花辮。
馮徑蕪認為,藝術作品不只有華麗,其中蘊含的情感更耐人尋味。
個展除七件銅織作品外,還有八件藍曬創作及一段藍曬創作過程影片。展期至二十八日,周日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