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日應正視侵略史 |2015.03.10 語音朗讀 14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德國總理梅克爾(左)九日訪問日本,在東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圖/路透 史跡斑斑 日本東京淺草區仲見世商店街一九四五年三月十九日經歷東京大轟炸後的殘破狀況。圖/美聯社 倖存者控訴 八十二歲的「東京大轟炸」倖存者早乙女勝元(圖)四日接受路透訪問時,展示當年他躲避轟炸時綁的頭巾,上面寫著「風神」。十日是「東京大轟炸」七十周年,當時有近十萬人被炸死。早乙女勝元認為二戰是日本領袖的錯,他們把百姓當做「雜草」,他擔心日本再次走入戰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繼八日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呼籲日本不應輸掉良知,面對二戰歷史後,德國總理梅克爾也要日本坦率面對侵略歷史。 周二是二戰「東京大空襲」七十周年,正在日本訪問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周一以戰敗國的「過來人」身分,告誡日本有需要正視戰爭歷史,但也指出鄰國亦需盡自己的力量實現和解。 指鄰國亦須盡力和解 梅克爾周一上午抵達東京,開始對日本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這是她七年來首次訪日。她周一晚上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 梅克爾在出席《朝日新聞》一場活動時發表演說,引述德國前總統魏茨澤克一九八五年的說話指,誰不反觀歷史,誰就會對現實盲目;誰不願反思暴行,誰將來就可能重蹈覆轍。梅克爾說,當時魏茨澤克稱二戰結束是德國的解放日,呼籲國民正視納粹罪行。她指出,背負著納粹虐殺猶太人罪責的德國,在二戰後「認真正視過去」,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 在被問及德國是如何和曾經遭其侵略過的國家在戰後實現和解時,梅克爾表示,沒有這些國家的大度姿態,德國是斷不可能與他們實現和解的。梅克爾又談及中日關係,呼籲兩國要避免因為偏見及誤解引發危機。 日本近年因戰爭歷史及領土主權爭議,與中國及南韓有磨擦。安倍準備戰後七十周年聲明,有意表達戰爭的悔意,但未知會否重申「由衷的歉意」,以及「殖民統治和侵略」等說法,引起中國、南韓及美國關注。 中國大陸今年將舉辦紀念二戰勝利七十周年的閱兵式,外界猜測閱兵會在九月舉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八日暗示,如果日本在歷史問題上能展示出更加真誠的態度,中國樂於邀請安倍赴華出席閱兵式。 兩國將展開反恐合作 在東京的演說中,梅克爾談及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製造日本人質事件以及法國多起恐怖襲擊,表示德國將與日本就全球反恐展開合作。 據報導,在首腦會晤中,兩位領袖就聯合國改革問題、烏克蘭問題和對俄羅斯制裁問題等交換意見。安倍並向梅克爾說明中國在東海、南海的強硬行動,提議發達國家需要合作和採取應對的想法,要求德國理解。 梅克爾周一抵達東京不久,就前往江東區的日本科學未來館,參觀了本田公司的雙腳行走機器人ASIMO,她對ASIMO踢球、奔跑和跳躍的靈活動作表示讚賞,最後還與ASIMO握了手。 德國是許多日本人除日本以外唯一大方公開承認敬仰其科技產品的國家,但日本與德國平穩的外交關係並未令兩國政治關係親密——梅克爾此行是她執政以來第三次訪日,也是七年來的首次。 正因為如此,梅克爾此行受到日本傳媒的關切,NHK指出,梅克爾此行存在展示重視對日關係姿勢、與日本加強合作的意圖。 分析說:「梅克爾平均大約每年訪華一次,與中國首腦、部長、企業高管開設對話平台。相反,日本首相頻繁換人,沒有加深首腦關係的環境,導致德國對日中兩國的態度形成對照。」 前一篇文章 鞏固韓美同盟 朴槿惠探李模楷 下一篇文章 人間百年筆陣 傳 承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2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3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4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5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6【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7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08【臆想截圖】夏天的氣味是白色的2025.07.1509萬年寺播撒善根 祝福佛光寶寶2025.07.1510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飛機旅館 圓飛行夢日參院今選舉 執政聯盟陷苦戰 曾遭印度、孟加拉強烈反彈 耗資4.92兆 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開工 游泳世錦賽 激戰新加坡屋頂野餐照 諷都市化失衡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