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籍看護八成來自印尼,因印尼政府二○一七年起不再輸出勞工,政府對凍結十年的越南外勞決定解禁,雖可暫時解決台灣看護工不足問題,但面對台灣人口邁向超高齡化、少子化,外籍看護工的引進有不確定性,仿照日本建立老人照護儲備制度,是當務之急。
日本比台灣更早邁入超高齡社會,為照護老人,並非像台灣只急著到東南亞國家找外籍看護,而是建立有如老人人力銀行的儲值制度。日本不像台灣,很難看到坐在輸椅上的老人,被外籍看護推在公園曬太陽。
日本十餘年前就推動老人照護保險制度,有如人力銀行儲值,老人退休後,利用閒暇照顧比自己更老或需要的老人,照顧的時數都會計點儲值,一旦自己年邁,行動不便,需要他人照護時,過去服務的儲值,就可拿來使用,自助人助。
前國民教育署副署長黃新發這幾年多次到日本考察老人照護,他發覺日本的老人照護制度,除了善用可用的老人人力外,政府也一直在訓練照護人才,讓老人家過得有尊嚴,不是只求方便,引進外籍看護解決,東南亞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一旦這些國家都關閉外勞怎麼辦?
鄉下社區、寺廟是老人常去休閒的地方,就可利用建立老人托養場所,白天由較年輕老人照顧較年老的老人,晚上再回家交由家人照顧,不但可儲值、訓練老人照護人力,也會讓老人生活得更快樂、充實。
未來台灣也跟日本一樣,邁向超高齡社會,引進外籍看護幫忙照護老人有需要,也讓台灣退休老人人力能有效運用,學習日本的老人照護儲值制度實有必要。
何來美(苗栗縣/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