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電昨天公告招標「核一、核二廠用過核子燃料小規模國外再處理服務案」,預計花費一百一十二點五七億元,將一千二百束兩座核電廠用過的核燃料棒分批送往海外處理,最快年底就會有三百束燃料棒被運離台灣。
沒處放 核電早退
這是我國用過核燃料首度大規模移出廠外並轉送國外,環團強烈抗議「荒謬」,認為是為了推動核一、核二廠延役,是核廢再處理的黑箱。
核一、核二兩座核電廠的用過核燃料貯存空間明年初起陸續用罄,若找不到可存放空間,將被迫停機甚至提前除役,因此經濟部與台電共同推動將燃料棒運往國外處理。經濟部曾指出,用過的燃料棒有百分之九十六可回收提煉出鈽、鈾等核原料,但台灣並無這項技術,必須委由他國執行,經費由核後端基金中提撥。
此案特殊之處,是送至海外處理二十年後仍要送回台灣,再處理後可再利用的鈾及鈽不送回台灣,只有約原體積五之一的玻璃固化廢棄物運回台灣併高階放射性廢棄物一起處理。
法英俄 可能競標
台電趕在過年前最後一個上班日上網公告,包括法國、英國、俄羅斯等國,都可能參與此案競標。如果順利,預計四月下旬就可完成招標,今年底、明年初將可送出核一廠首批三百支用過核燃料棒至海外處理。
台電高層說,花百餘億元送燃料棒去海外處理並非台電評估的優先選項,但評估新北市長朱立倫任期內不會同意放行核一乾式貯存場的水保計畫,「只能把用過燃料送往海外」。
原能會副主委周源卿表示,過去台灣就有將研究用的反應爐核廢料送回美國的經驗。燃料棒會被裝在運送罐中保護,運送時經過的道路會淨空,運送車周圍並有警車戒護,且不可穿過隧道。
環團怒 年後抗議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預計年後三月十四日舉辦廢核大遊行,環團批評台電趁著過年偷渡,年後將展開一波波抗議。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說,台電此項計畫風險高,已引起國際間高度關切,許多媒體詢問細節;環團指出,核一、核二用過核燃料池爆滿,代表兩座核電廠已沒有延役的條件,應該順勢停機除役。
環團指出,核一廠一號機用過核子燃料池預計在明年初裝滿,若無法將用過核燃料送往國外處理,一號機將停機,也代表台電要推動的核一延役將破功,這才是台電急著要把核廢送往國外的主因。
台電高層反駁說,核廢送往國外跟核電廠延役是兩回事,使用過的核燃料棒不處理,才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台電就必須為用過核燃料找到安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