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常有的錯誤投資理財習性,當投資標的賺錢時,很多人會覺得賺得不夠多,想多賺一點,就會一再加碼,或者繼續等待,希望賺得更多,結果形成「轉盈為虧」,甚至連本都虧掉了。另一種情形是,手中握有一些投資標的賠錢,卻捨不得賣出,甚至繼續加碼,總以為攤低成本,拉長投資時間,期待有一天上漲時,賺回損失的部分,結果卻是愈賠愈多。
投資理財時,我們常聽到投資人要懂得設定「停損點」和「停利點」。「停損點」的意思,就是建立一個投資人可以忍受虧損的底限,假設停損點設為二成,當投資人手中投資標的損失二成,就應停止虧損,出脫所投資的標的。設立「停損點」,有利於投資人重新檢視資產,對抗自己心魔,不要賭錯了還一賭再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反之,「停利點」就是要設定獲利的成數,到達預定的獲利成數時就出脫,避免因貪念使該賺的沒賺到,甚至賠本。
現代社會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理財的習慣,如何檢視自己的理財觀是否出問題,設定「停損點」與「停利點」是一個穩健的投資方法,而正確的理財觀念是,不斷檢討自己的投資策略,藉由「降低投資錯誤的次數,提升投資正確的次數」,才是達到累積財富的正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