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映禎台北報導】農曆三月全台迎媽祖盛況您看過嗎?還有平溪放天燈、賽夏族矮靈祭或三年一科的燒王船,精采的畫面都被資深民俗攝影家黃丁盛抓住了,昨天他發表《背著相機逗熱鬧》新書,和大家分享拍攝民俗慶典心得。
「每當炮竹點燃,人人都快速後退時,唯有攝影師是拼命往前擠」,黃丁盛幽默地說,我把自己當作邯鄲爺,被炸到就當做來年能迎福納祥。
為了拍出宗教節慶的特色,黃丁盛花了二十多年時間追逐全台各地的民俗廟會,及原住民慶典,今年拍不到只好等來年,就這樣地為台灣的節慶留下張張精采的瞬間畫面,也留下二十年來台灣民俗節慶的歷史。
黃丁盛跑遍全台各地,參與過三百多場廟會和祭典,展現出全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黃丁盛說,從前都是人力抬神轎出巡,現在多以車代步;野柳神醮洗港從六頂神醮發展到人山人海的圍觀,黃丁盛說,民俗題材是怎麼也拍不膩,民俗生活就是人民真實的生活,隨著時代改變,不懂的人會認為這只是喧囂,但在炮竹背後,隱藏是當地的寶貴習俗,這也是民俗節慶最迷人之處。
愈深入傳統宗教文化,黃丁盛的收穫和體會愈深,黃丁盛表示,台灣節慶文化絕對可以站上世界高點,尤其廟會將平日不常往來的族群、居民,因相同的信仰而聚集,這是生命力,也是無可取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