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日曆趣談

金真 |2007.02.09
583觀看次
字級

在發明掛在牆上的日曆之前,人們計算日子是用曆書。那麼究竟已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第一個完整日曆是怎樣發現和製成的?

史書上沒有記載,傳說也不多而且不一致。因此,史學家被詢問到這事時,也會瞠目結舌。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西元三、四千年前就已經有了曆法,第二世紀有了曆書,但是,到十六世紀的馬丁‧路德教派勢力完全奠定之後,方出現了完整的日曆。大概說來,日曆的歷史有四、五百多年左右。

根據資料,或許可以說:歷史上第一個日曆就是「一根木」。

西班牙航海界便是最熟悉這一典故的:大約在十三世紀中葉,西班牙海岸俄伯爾多城,有一艘大帆船計畫繞過大西洋南半球,載著一批探險家到南非去,準備航行時間是九個月,沿途不打算靠岸。

到了開船後的翌晨,船上員工才發現忘記了帶曆書。沒有曆書,當然無法知道季節月份,更不知在海上航行了多少時日,於是他們的船長想了一個權宜之策,每行一日,就用刀子在船邊的甲板欄上的一條橫欄上刻一道痕,滿了三十日,再在離得較遠的木上刻。這樣,就可以知道走了多少天和航行的季節月份了。

結果,這艘船比原定時間多走了二個月才到達南非,甲板上的欄木上就刻有「日痕」十一個月,共三三○道。

那時的人們,根本不知道日曆為何物,這根「日痕木」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於是就有不少人進行效仿,在自己家裡放置一根木頭,逐日鑿刻一痕,這樣便不必重價購買曆書,就可知道過了多少日子和預知未來日子有什麼節令了。

另一個傳說,也是出自西班牙,其經過的情形也和上面所說的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水手在甲板上逐日刻出日夜的數字,在一個大方格內隔成三十格,每格刻有一個日期。

後來在歐洲,確實出現過木刻日曆,把十二個月的日期全部都刻在木上,一眼就能見到一年裡的全部日期。因為這種日曆相當實用,不久就有人把它當成商品,刻出來售賣。但由於太笨大量售價也太貴,所以不大普及。

至於那一塊「甲板日曆」傳說被人珍藏著,價值連城,但幾百年來始終沒有人見過它一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