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攜手祈福香港和諧大典 佛光山榮獲最具國際影響力佛寺

人間社記者心曇香港報導 |2015.02.10
1655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心曇香港報導】由《大公報》、《中國政協報》主辦的「同發菩提心,同築中國夢」─中國佛教三大語系(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攜手祈福香港和諧大典暨最具影響力中華寺院公鑑盛典,五日在香港荃灣如心酒店舉行,來自兩岸三地寺院及佛教團體,包括台灣佛光山、香港西方寺、湖北黃梅妙樂寺等,諸山長老及僧信代表約二百人聚首一堂。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應邀出席,並於歡迎晚宴上代表台灣佛教界致詞。心保和尚指出,「和諧」是當代最重要的議題,無論是人與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必須有和諧,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星雲大師提出「五和」的精神: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才能使社會和諧,最終達致世界和平。

《大公報》總經理盛一平形容,此次盛典是「因和聚會,共同見證」,自去年十月推出,在各路資訊網路平台共收到七百四十三萬餘張選票、提名票選逾千寺院,最後五十餘家寺院脫穎而出,獎項分別為:最具文化影響力、最具公益影響力、最具建築影響力、最具教育影響力、最具禪修影響力、最具國際影響力、最具發展影響力及最具網路人氣等八項,佛光山獲得「最具國際影響力中華佛寺」榮譽。

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提到,文化是一國之本,佛教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香港佛教始於東晉,歷經蓽路藍縷而能堅持香火不斷,陸續爭取到天壇大佛落成、佛誕公眾假期、佛舍利蒞港巡境等盛事,許局長寄望香港能繼續得到佛法的祝福,以慈悲化解種種衝突,為人心帶來安定。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強調,本次活動以「發菩提心」、「築中國夢」為主題,菩提心是佛教的出發點,從發菩提心,到行慈悲願,而啟般若慧,有願力才能實現中國夢。

樓宇烈並提出:佛家講清「淨」心、道家講清「靜」心、儒家講恭「敬」心,淨、靜、敬三個字,可謂中國三大主體文化的核心,每個人心中若能有這三個字,自然天地、萬物、世界都能和諧。因此推動更多有影響力的佛寺,中國佛教當可在建構中國夢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