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國中小學生近一萬九千人,縣長黃健庭五年前上任後,盱衡縣府財務狀況,取消不排富的校園午餐免費政策,由縣政府撥款補助中低收入有困難家庭的學生,值得喝采。
黃縣長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指出,由於基改與非基改食材有三倍以上價差,非基改醬油可能高出七倍價格,從經濟考量上不打算「浪漫地簽下去」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怕造成家長和縣府的負擔變重。
身為倡議及參與縣市校園午餐採用非基改食材行動發起人,有必要向黃縣長略進數言,釐清資訊的落差。
從一月份市面上大賣場販售的盒裝豆腐售價來看,一百克基改豆腐售價從三元到三點六七元,而非基改豆腐則四元至四點四八元之間,高低價差為百分之九至百分之四十九,與縣長所提的三倍以上,顯然有出入。一盒二十五元的盒裝豆腐,可能是市售有機品項,而非我們所主張非基改黃豆製品。
金蘭公司宣布旗下六支醬油品牌,改用非基改黃豆,以五百毫升的陳年醬油調整售價後為七十五元為例,售價僅較原來高出百分之七至十,與黃縣長七倍價差之說相去甚遠。
從縣府教育經費考量來看,建議先調查全縣午餐使用黃豆加工製品總量,計算全面調整為非基改食材所需費用,方能準確評估增加的經費負擔,採取適當策略。
基改食品不僅有健康風險和環境汙染爭議,進口基改黃豆的農藥殘留更是嚴重,近年來國際間相關研究指向與過敏、自閉症、癌症等的關聯性不容忽視。
台東縣經濟弱勢的家庭比重高,除四成貧困學童午餐由縣府補助外,將未食用完的部分食物,提供孩子帶回家充當晚餐,相當普遍。
校園午餐可能是許多學生一天中最營養的一餐,食材供應當更為謹慎,讓他們吃得健康安全。
衛生福利部正推動基改食品標示擴及散裝食品,現階段台東縣政府如因財政規畫分配,可優先實施無須增加成本的午餐菜單基改標示,不但可立即資訊透明,也有助推動校園飲食教育。
花東地區非常適合黃豆栽植,如能鼓勵農民栽種黃豆,提供在地學童做為午餐食材,並結合各學習領域發展食農教育,是切實可行的方案,絕不僅是政治人物浪漫的承諾而已。
黃嘉琳(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