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保和尚(前排右五)、慈容法師(前排右六)、依來法師(前排右七)、如常法師(前排右四)與得獎者等合照留下歷史見證。
常法師與陳奐州對談。
圖/人間社記者戴祖榮
【人間社記者戴湘媛大樹報導】為鼓勵新秀投入佛教藝術創作,昨日下午在佛陀紀念館中央客堂,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共同主辦「第一屆佛教藝術獎暨二○一四新秀夢想資助計畫」,並舉行正選頒獎典禮。
典禮貴賓雲集,包括: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事長慈容法師、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如常法師;審查委員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系主任陳銘、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主任林成發、石榴動畫有限公司執行長丁裕峯;藝術家何文杞、倪朝龍、洪根深、楊文霓;高師大、正修、長榮、崑山、佛大等大專院校系主任、教授,共一百八十人參與,而各組正選人員獲得獎座一座及資助金二十萬。
心保和尚致詞表示,時代不斷創新進步,讓佛教藝術意義更具深遠,也帶來藝術生命和未來希望;對佛教新秀而言,既能帶給社會大眾真善美的種子、促使社會和平,亦帶動整體文化氣息。這次活動不但達到弘法效果,也讓藝術生活化、生活佛法化,更為佛教開啟了里程碑。
佛光緣美術館國內各分館去年五月中旬進入大專院校「尋找藝術家」,經過初審、決審選出立體組、文創組各二名及動態影像組二組。文創組梁鈺認為,簡單的生活就是一種修行,佛教中的「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無修一日空」,是她創作小沙彌餐桌公仔理念。
動態影像組創作「聯誼.從天上到人間」的朱家慶表示,族群融合是人類的心願,藉著宗教界的聯誼凝聚信仰力量、心靈淨化、消除災難,亦能增長人們的生命寬度,同時也讓年輕人重新認識佛教,不再是嚴肅、刻板印象。
另一組「十牛圖」團員創作理念,是以禪宗悟道故事的心路歷程,闡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立體組的賴冠仲認為,雕塑藝術不該只是平面觀賞,而是應該可以觸摸、感受溫度,除了觸覺要再加入視覺與聽覺,讓雕塑品有不一樣的展現。
此次資助計畫共有三組,分別為立體創作、文創商品與動態影像,新秀藝術家在如常法師詳細解說下,及師長、家長的見證下,簽署作品創作合約書,且展開為期一年的創作歷程,象徵新秀夢想正式展翅飛翔;二○一六年由佛館為新秀舉辦首展,繼而巡迴台北、台中、高雄展出並出版畫冊。
第一屆佛教藝術獎
資助新秀名單
立體創作
作品名稱 姓名 學歷/就讀學校 現職
妙空之境 鄭珮芬 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碩士畢 藝術家
悄悄話 賴冠仲 台中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畢 雕塑家
文創商品
作品名稱 姓名 學歷/就讀學校 現職
小沙彌的日常—
餐桌公仔 梁鈺 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畢 南屏別院
漫畫畫坊
老師
小黑鳥的秘密旅行 陳奐州 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碩士肄 學生
動態影像
作品名稱 姓名 學歷/就讀學校 現職
十牛圖 劉芳君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學生
吳建寧
鍾薏玟
陳姿穎
張嘉容
聯誼.
從天上到人間 朱家慶 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 學生
張宇彤 台北科技大學互動系
劉又瑄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創系
陳昭廷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