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醫事司提醒民眾,選擇醫美機構,應注意是否有醫師執照,充分與醫師溝通。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行政院消保處聯合衛福部稽查全台醫美診所,昨天公布稽查結果,查核十九家,高達十七家有不符規定的情事,違規率高達八成九,其中不乏知名連鎖診所,違規情事包括無聘雇護理人員、以優惠、特惠品促銷醫美療程等。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消保處去年十二月首度大動作稽查台北市、新北市等六都,共十九家業者,稽查項目包括建築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衛生經營管理等三項。查核發現,共有十六家衛生經營管理不符合規定,主要是未揭示美容醫學處置項目費用、美容服務使用空間未與醫療區域區隔、廣告誇大、未如實開立收據及販售的化粧品標示不符合規定等。
新北愛爾麗診所違規情節最嚴重,不但三項查核項目都不合格,包括走廊寬度、室內裝修、廣告不實等,甚至該店雖名為診所還有診間與病床,但是卻未聘護理師,只有美容師。
其他查到的知名違規診所還包含桃園光澤診所,廣告打出「美白點滴」、「動力光」等字眼,因誇大不實不符醫療廣告規定;台北亞立山大時尚整形診所推出音波拉皮原價十五萬元,特價十三萬元也因促銷誘使民眾消費,違反醫療法規。
消保處表示,三年前,全年只有七十件醫美糾紛申訴成立,但到去年底,申訴成立案件高達一百五十七件,醫美消費糾紛案件數幾乎翻倍成長。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王宗曦表示,打玻尿酸隆鼻、脈衝光、縫雙眼皮、打肉毒桿菌、抽脂、電波拉皮等都屬醫療行為,而非單純美容行為,若業者在醫療部分和美容服務業沒明顯區隔,則可依醫療法開罰。
王德明提醒民眾,選擇醫美機構時,應注意「三不六要」,「六要」是要有醫師執照、要充分與醫師溝通、要有開業證照、要請醫院開立收據、要請醫師執行療程、要詳閱醫美同意書;「三不」是不要相信不實廣告、不參加促銷活動、不預付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