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來了?羊駝代言活動

蘇林 |2015.01.25
1240觀看次
字級
妮可和媽媽安妮是動物園內非常高人氣的動物明星。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文/蘇林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羊年,推出「羊來了」親子營活動,即日起開放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及家長網路報名參加,帶領孩童認識「羊」這種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並進一步認識瀕危及珍稀羊類的生存危機和保育現況,特別是台灣唯一的野生羊——台灣長鬃山羊的奧祕。

「羊來了親子營」除了介紹羊和各種羚羊,也刻意讓不是羊的「羊駝」擔任特別來賓。因為羊駝外型長得像綿羊,卻屬於駱駝科,而牠也是十分受歡迎的動物之一,因此動物園希望能藉機會讓孩子觸類旁通,認識並瞭解更多動物。

其中,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羊駝爸爸「比利」,將加入親子營活動擔任特別教授,一到二月每周二上午,開放十一點之前的十五分鐘時間和遊客親近,保育員同時會在旁提供專業解說,而比利的女兒「妮可」是隻剛滿三個月的小羊駝,目前開始上學接受親近訓練。

羊駝屬於耐寒型動物,身上的毛濃密又保暖,因此在每年四月和七月都必須幫牠剪毛消暑。為了減少剪毛和護理時造成動物的緊張,保育員必須透過人道的親近訓練,漸進式跟羊駝培養感情,讓牠們能接受保育員或醫護人員在必要時的觸摸。

事實上,羊駝雖然看似溫馴,但其實是一種很有個性又容易緊張的動物,一旦被人觸碰撫摸,有時會氣得向人吐口水;萬一被人緊緊抱住,更會發出「嗯嗯」聲表示抗議、生氣,如果人們誤解其意,以為牠是在撒嬌,羊駝有可能會氣到暈厥過去,甚至「氣死」在人的懷中,所以如何漸進式讓牠們願意被人碰觸和撫摸,變得十分重要。

目前動物園羊駝家族中的爸爸「比利」,已經可以繫上牽繩移動;而媽媽「安妮」比較緊張,保育員還在努力中。牠們三個月大的女兒「妮可」也開始上學,目前可以接受觸摸,穩定地進步中。據了解,小羊駝約在四到六個月大時斷奶,雖然妮可已經把固體食物吃得很好,但還是可以看到喝奶的畫面。動物園也特別提醒遊客:「千萬不要餵食動物,以免牠們吃壞肚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