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 文/人間社記者梁美圓 |2015.01.25 語音朗讀 41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妙慧法師 圖/人間社慧誠法師 圖/人間社慧思法師 圖/人間社心保和尚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梁美圓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會主題「平常心是道」,主持人是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誦經、打坐、念佛,不是佛法的全部!」心保和尚闡述,佛法範圍廣泛、真理遍一切時空,世間生滅法與佛法能相應嗎?佛陀在人間降生、成道,慈悲示現佛法在人間,因此應放下我執、不起分別,內心世界即廣大遼闊,隨時隨地與道契合。 宗委會主席辦公室主任慧思法師表示,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道」是一種觀念,影響色身起心動念,若能不做二想,即是「平常心」。他勉勵佛光人,以平常心看待人、事、群我,修身養性各有所歸。 「平常心是開啟幸福與快樂之鑰!」禪淨法堂副堂主慧誠法師說,超脫得失、波瀾不驚、從容以對即是平常心,持有平常心,則生活處處坦途、人生無處不是勝境。春夏秋冬交替、生老病死遞嬗,皆是自然現象,不必刻意尋找與追求,誠如大師所云:「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意謂平常心即是道。 「逢茶吃茶,逢飯吃飯。」佛館行政中心主任妙慧法師分享,外相寒暑抵擋不住內心的春天,佛陀開示:「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即是平常心的智慧;而《金剛經》所云:「世尊食時、著衣、持缽……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皆是日復一日平常心的堅持。 慧思法師以「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為例,說明學佛後應放下「修功德」的心念,練習轉念、看淡、提升與超越,朝向以平常心為目標,生活中念念平常心,則淨業佛道指日可待。 慧誠法師表示,世間法的平常心是平靜、理智、隨緣、堅毅不屈,練就山峰本不動、白雲自往來的定力;出世間法的平常心是道,成就無造作、是非、取捨的菩薩行,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 妙慧法師列舉清朝左宗棠與天下第一棋手較量的典故,巧妙解釋平常心的智慧與慈悲,可成就一場勝仗;再以年終義工受獎為例,說明若不以平常心看待得失,不只內心痛苦,連帶影響親朋好友;恰如佛印禪師與蘇軾,是糞或是佛,只在平常心的有無。 「失去正信即失平常心」,慧思法師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正法遍及一切處。慧誠法師說,參禪者無欲無求,隨緣自在,便是人間禪者行持。妙慧法師則提出,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時時提醒自己,心中終有清淨時。 心保和尚總結,平常心重點在於「心」,不起分別、平等無我、不比較計較,道即在眼前。 日常生活當中,保持平常心,杜絕煩惱心念,則食衣住行皆有禪,吃飯睡覺無非道,佛法就在生活中。 前一篇文章 未來與希望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佛心平等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緣我的歡喜樂觀從哪裡來人間因緣的重要我的小小動物緣修行的真義雲水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