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情咨文 歐巴馬:美將告別衰退揭新頁

 |2015.01.22
1153觀看次
字級
美國總統歐巴馬(前)二十日在國會眾議院發表年度國情咨文演說,副總統拜登(後排左)、眾院議長貝納(後排右)鼓掌致意。圖/歐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二發表充滿民粹主義色彩的國情咨文,提出對富豪加稅,兒童照料減稅,社區學院兩年免學費等計畫。他表示,美國經歷多年戰爭和衰退後,將要揭開新的一頁,必須重塑經濟來幫助中產階級。

這是歐巴馬任內發表的第六份國情咨文,也是他首次面對全由共和黨操控的參眾兩院。歐巴馬大打「經濟牌」,希望藉經濟復甦勢頭繼續推銷其政策,試圖為去年在國會選舉中失利的民主黨鋪路。

歐巴馬表示:「我們步入新世紀已經十五年,十五年前由恐怖襲擊開始,新一代打了兩場漫長和昂貴的戰爭,令我們的國家及全球出現惡性衰退,很多人一直過得很艱難。」他表示,自己上任六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赤字縮小、各行業繁榮,加上能源生產蓬勃發展,顯示美國已經從衰退中站起來。

他提出了共和黨絕對不會同意通過的稅制計畫,將對年收兩百萬美元(約台幣六千三百三十八萬元)以上、最富裕族群的百分之零點一加稅,此外,他提出針對收入超過五十萬美元(約台幣一千五百八十五萬元)的已婚人士,將資本利得最高稅率由百分之二十三點八調升到百分之二十八。

根據歐巴馬的改革建議,當局在未來十年可以增加高達三千兩百億美元稅收,從而為中產階級提供更多免稅額及其他優惠措施。此外,新增的稅收也可用作資助社區大學,讓有關院校提供免費教育。

但共和黨人認為,歐巴馬的國情咨文只比階級戰爭好一點,共和黨人將動用在國會兩院的多數,讓這些計畫永遠不會成為法律。

歐巴馬國情咨文演說,內容洋洋灑灑,但《紐約時報》報導質疑他的大膽行動幾無實現可能性。《紐時》評論,每任總統都知道國情咨文很少立法成功,但鮮少有人像歐巴馬一樣,論調與國會之間如此南轅北轍。

3提中國 勿讓它「有機可乘」

歐巴馬在講話中還促請國會賦予他新的戰爭力量,以打擊「伊斯蘭國」(IS)武裝分子。

在演講中,歐巴馬三次提及中國,其中他向那些對他的貿易政策持懷疑態度的人士稱,若不能與亞太地區的合作夥伴就正在談判的一項協議達成一致,將會給中國有機可乘。他稱,中國希望為泛太平洋這一全球增長最迅速的地區制定貿易規則,而這些規則應該由美國來制定。

仍在談判中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將為從環境到藥品專利的各個方面制定規則,該協議將覆蓋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全球經濟產出,以及三分之一的全球貿易。

歐巴馬第二次談到中國時稱,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客戶都在美國的國界之外,美國一半以上的製造業管理人員表示,他們希望能夠與中國競爭更多的就業機會。

歐巴馬第三次提到中國,則是在討論氣候問題時。他表示,中國與美國在北京簽署的減排協議是「歷史性的」。

爭網民 破慣例內容先上網

美國總統國情咨文內容向來是極度保密的資訊,不過白宮今年首度打破慣例,在歐巴馬總統演說前即將全文上網,民眾可搶先在媒體與電視轉播前,即知曉演說內容。此舉凸顯歐巴馬政府結合網路與公開資訊的新思維,同時爭取尖端的網路使用者。

不過,根據調查發現,歐巴馬國情咨文不敵電視劇《俏妞報到》。根據「72Point」所作的民調指出,百分之五十三受訪者表示不會觀看歐巴馬的國情咨文;百分之四十五民眾抱怨此一演講影響他們想收看的電視節目。

歐巴馬國情咨文要點

稅務改革

呼籲提高富人稅率,幫助中產階級。計畫將資本利得稅由23.8%提高到28%,並終結法律漏洞。

伊斯蘭國

要求議員通過新的軍事授權。

貿易

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定(TTIP)。

推動跨黨派「快速通關」法案,加快國會的貿易協商。

司法改革

要求商討應對警方對非裔民眾執法爭議所採取的多項措施。

古巴

要求國會解除對古巴實施的經濟禁運。

不走回頭路

如果國會試圖撤銷先前以行政命令推動醫療健康保險和移民改革等,歐巴馬揚言動用否決權。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