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智慧型手機與行動上網設備逐漸普及,不論在路上或大眾運輸工具隨處可見「低頭族」,這類無法控制的衝動或焦慮,就精神科已類似輕微強迫症。圖/林俊良
【本報台北訊】你是否一覺醒來就要上臉書或通訊軟體不可,或睡前沈迷玩candy crush或「神魔之塔」等遊戲而無法自拔?最近,陽明大學研發一款針對手機成癮的App程式,透過雲端可管控每日手機開關、觸控面板點擊、簡訊及電子郵件的使用狀態,它能作為自我檢測,未來還可提供醫師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工具。
今年的「數位生活設計」年度研討會十八日在德國慕尼黑登場,多位科技界高層針對網路和手機成癮症發表不同看法,有人主張不停地接觸資訊,也有多人表示要不時遠離智慧型手機,空出時間思考或放鬆。《赫芬頓郵報》總編輯亞莉安娜說,她每天洗澡前一定把手機關機。她說:「我們一定要適時遠離科技,和自己內心的智慧對話。」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醫師林煜軒指出,隨智慧型手機與行動上網設備逐漸普及,不論在路上或大眾運輸工具隨處可見「低頭族」,這類無法控制的衝動或焦慮,就精神科已類似輕微強迫症。
陽明腦科學研究所教授郭博昭表示,手機強大誘惑力如同「現代鴉片」,有人整天機不離身,一旦手機故障就會焦躁不安,這類手機成癮顯然比傳統網路成癮者更多。
郭博昭率領研發團隊研發手機成癮的監控App,透過雲端分析平台,可將手機開關次數、觸控面板點擊次數、簡訊、電子郵件或通訊軟體的使用狀態,傳送到雲端伺服器,除可分析比對每日使用數字,同時還能主動傳達警示訊息給使用者,一旦超過預設值就可自動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