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隆就讀舞蹈系,尤其鍾愛芭蕾舞。(圖/葉荷)
柯隆(Francisco G. Coron)看起來非常年輕,斯文稚嫩的樣子實在不像是大一的學生,相問之下才知道,菲律賓的教育制度中學只讀四年,不分國中與高中,所以十六歲讀大學是正常的教育學程。
柯隆小學一年級時,老師與家中長輩就發現他有舞蹈天份,卻直到國一時才開始正式學舞。原本已考上一所大學的旅遊系,但家中經濟只能負擔他第一年的學費,他的高中校長與光明大學校長熟識,也了解柯隆熱衷於舞蹈,所以推薦光明大學給他。
「如果學費不成問題,你會選擇旅遊系還是舞蹈系?」 柯隆很快回答:「舞蹈系。」「最喜歡哪一種舞蹈?」「芭蕾舞。透過芭蕾可以向觀眾傳達深層心靈情感,而且芭蕾是一種國際語言。」他說。
談到舞蹈,柯隆自信心油然而生,請他評估一下,畢業後多久可以成為專業舞者?「兩年。」回答得簡短清晰。能跟同學合作編舞表演,師長對他寄予厚望。
長途跋涉 路費高昂
國土面積大約是台灣的八倍,幾乎每個學子都會提到長途跋涉來就學的過程,柯隆也不例外,一路顛簸二十四小時、花了一千五百披索(約新台幣一千零六十元)才到萬年寺,爸爸過世了,媽媽又失業,一千五百披索對他家來說不是小數目,媽媽跟親友借錢,堅持陪這個最小的兒子到光明大學報到,兩個人加起來路費需要四千多披索(約新台幣二千八百元),再怎麼困難,媽媽也得同行陪著,因為沿途會經過許多海燕颱風的重災區,治安狀況很不穩定,實在不放心。
終於到了目的地,母子倆站在萬年寺大門口仰望,這棟大樓讓人感到心安,之前在災區看過佛光山法師救災的身影,有法師在的大學,就有一股暖意。
進入光明大學半年,柯隆的人生觀、價值觀改變了,從前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但現在會想到一切得之不易,思考「布施」的珍貴價值。
「在光明大學只有周六晚上到周日上午可以用手機,對這項校規,能適應嗎?」柯隆說完全適應,一方面因手機電池損壞,另一方面是課業很緊,也不能花太多時間講電話。
據了解,光明大學學生每科成績須達到八十五分,才能獲得下一學期的獎學金,所以善用零碎時間,也是光明大學學生的強項之一。(文/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