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書記姜斯憲(中)贈剪紙藝術與星雲大師,其作來自大師的故鄉仙女廟。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大樹報導】大陸百年名校上海交通大學敦聘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名譽教授,十六日在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舉行頒發證書典禮,上海交通大學書記姜斯憲在眾人見證下,正式禮聘星雲大師為上海交大名譽教授。
姜斯憲表示,大師長期關心上海交通大學的成長,先後二度到校舉辦座談,師生受益匪淺。二○一四年大師到上海出席活動時,他受全校三萬多名學生委託,表達敦聘大師為名譽教授的心願,大師當場欣然允諾,全校師生格外高興。
姜斯憲也感謝大師捐贈《人間佛教叢書》給上海交大,目前叢書擺在校內圖書館專門閱覽室,師生不論閱讀或研究,都非常方便。
「交通大學賜我名譽教授,愧不敢當。」大師謙虛的說,他曾多次訪問上海交大,發現校地廣大,莊嚴雄偉,可謂「大大學」,舊校區雖與佛光山差不多大,新校區則比佛光山與佛館加起來還大。
星雲大師強調,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兩岸透過教育往來是好事,佛光山與上海交大結緣後,今後上海交大有需要,佛光山必義不容辭、盡心盡力協助;也期盼同屬佛光山體系的佛光、南華、西來、南天、光明等大學,能與上海交大結緣,因為有了「交通」,則能四通八達。
大學教育有四要
星雲大師也提出大學教育的四個要點,首重人文思想、品德教育、群我關係及自覺發心。大師表示,中華文化有其價值,人要有文化,包括禮貌、服務、社會等各種文化傳承,大學教育要重視人文思想,才能解決當今普遍存在的青年問題。
星雲大師指出,讀書重在改變氣質,透過四維八德培養學子品德,當今科技發展太快,青年若只顧自我而不重視品德,國家基礎就會受影響。此外要重視群我關係,佛教講因緣,認為生活須仰仗眾緣成就,例如「人我間不對立」、「四海之內皆兄弟」,都展現中華文化的度量。
「現代教育不能只靠老師教,更重要的是學生要自覺,踏入社會才能為社會所接受,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也靠『自覺覺他』。」大師勉勵青年學子,要學習責任感、學做人,並自我要求,才能進步更快;「自覺」有賴發心開發自己內心的寶藏貢獻社會,若每個受大學教育的人都能犧牲奉獻,國家社會自然進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