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網路叫車服務陷入政策爭議,繼北京、廣州等十個城市禁止「專車」服務後,大陸交通部稱此為需要規範的「創新服務」;對於暫停專車叫車軟體,陸民多持反對態度,而計程車司機除支持外,也抱怨「份子錢」過高、揚言「休假」罷駛。
美商Uber去年正式進軍大陸市場,原單純提供呼叫計程車的滴滴打車、易到用車、快的打車等公司,也開始推出自家「專車服務」;一時間,中大型房車、專人接送外加礦泉水與濕紙巾等專屬服務,讓「專車」備受推崇。
「專車」衝擊既有計程車生態,今年元月四日,為抗議「專車」搶生意,以及官方取消人民幣一元燃油附加費,遼寧瀋陽數千輛計程車上街罷駛;而北京、濟南、廣州等城市,也確認「專車」是「黑車」、要嚴加取締。
面對爭議,大陸交通部日前定調,將汽車租賃公司與網路叫車平台相整合的「專車服務」,屬新時期「創新服務模式」,對滿足高品質、多樣化、差異化運輸市場具積極意義。
然較之交通部放行「租賃車」,北京、上海、廣州等共十個城市,則全以「黑車」定性,廣州甚至連合法租賃車也叫停;中央與地方的政策不一致,引發爭論。另南京八日有計程車司機停駛,抗議汽車公司每月收取的人民幣七千元(約台幣三萬六千四百元)份子錢(汽車租賃承包費)太高,導致出現月收入低於份子錢的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