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放假日,讓島國子民名符其實生活在「度假」天堂。右圖最前方者即本文作者。圖/劉政暉
天天都是放假日,讓島國子民名符其實生活在「度假」天堂。右圖最前方者即本文作者。圖/劉政暉
文與圖/劉政暉
「miss Ayu,我們來確認一下明天的刀吧!」
「醫師,明天的刀都取消了喲!」
「什麼!為什麼取消了?」
「剛剛總統臉書上有公布,明天是國定假日呀!」
「什麼假日?」
「不清楚!不過政府單位都不用上班就是了。」
這是來自一段台灣到諾魯醫院短期支援醫師與當地護士的真實對話。在灑脫的諾魯政府下工作的我,意外的假期總突然出現。
即使諾魯政府大樓的電燈、冷氣二十四小時從沒停止運轉,諾魯總統人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盡責地參與氣候變遷會議,但諾魯人卻天天生活在「度假天堂」,每年總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假期,而且每個假期當地人總會認真慶祝。
「盡責」的聯合國會員
周末時,只要到市民中心斜對面的廣場,馬上就能知道當周國際上的特殊節日,包含青年日、捐血日、護士日等,諾魯從不缺席。今年是諾魯迎接澳洲難民的第二年,於是六月底的「國際難民日」,政府同樣在前一天宣布往後這天將成為假日,我也藉此機會稍微了解澳洲的難民政策。
來自中東、南亞的難民,經歷了政治壓迫、內戰,以及部分保守穆斯林為保護所謂「家族光榮」而展開的追殺行為等;他們懷抱著澳洲夢,不料從印尼準備搭船偷渡時遭到攔截,這批海上難民於是被澳洲政府安置在海外的前殖民地諾魯,融入島上人民當地生活,並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紀念日。
慶祝活動 邊跑邊玩
在國際奧林匹克日的這天,諾魯人當然也沒錯過,並以路跑形式來進行慶祝;賽程為環繞島嶼西邊共五公里的Fun Run;而這免費的路跑活動,按當地人習性設定在當天早上排隊登記即可。比賽中最有看頭的是「裝扮比賽」,只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跑者們邊跑邊玩,將當天活動炒熱到最高點,不論當地人或旅居諾魯的各國人士,都玩得很開心。
悲傷之後的重生
諾魯人分別在一九一九及一九四九年兩度面臨滅絕,分別肇因於遭遇傳染性疾病及二戰期間日本人的殘忍對待;日本軍人將島上青壯年抓去北方的楚克島當奴役,讓島嶼成為日本太平洋戰役的據點,島上日本人所建的炮台遺跡見證了這段歷史。
在第一次人口危機後,諾魯終於在一九三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人口勉強達到一千五百人,從此這一天就被定作「諾魯人口日」,算是諾魯除耶誕節外最重要的節日。每逢人口日當天,島上都會舉辦著各式各樣的體育競賽,象徵民族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