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冬季天冷溫差大,中風病人至少多1成,但亞東醫院神經內科統計,有近8成中風患者發病時不自知或沒警覺;神經內科醫師表示,55歲以上民眾利用「佛明罕10年中風風險評估量表」,可評估未來10年中風機率,提早篩檢出高危險群。
一名77歲老先生和友人在公園丟飛盤,慣用的左手突然不靈活,且聊天時突然說話大舌頭,被友人硬拖著就醫;檢查後發現,患者其實已腦中風,幸好在黃金3小時內就醫,經施打血栓溶解劑,3天後幸運康復出院。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病房主任李少白表示,近8成中風患者發病時無「病識感」,即使中風卻「好像沒怎樣」。臨床上曾有患者在進行其他項目檢查時,透過電腦斷層發現過去曾有腦中風痕跡,但患者卻一無所知,這類患者應長期服用抗血小板凝血劑預防2次中風。
李少白說,55至80歲的民眾,可透過「佛明罕10年中風風險評估量表」,評估未來10年中風的機率。這個量表是根據患者高血壓、心臟病、肥胖、抽菸、糖尿病、左心室肥大、心房顫動等病況,再加上年齡找出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