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全愛火柴成痴,蒐藏了六萬多盒火柴,並出書《台灣火柴采風錄》。
圖/林敬家
【本報彰化訊】花壇鄉文史工作者蔣敏全三十多年來投入火柴文化,擁有六萬多盒火柴,也對搭配火柴的菸具及古代的火鐮也頗有研究,最近出版台灣少見的火柴書籍《台灣火柴采風錄》,蔣敏全希望能在家鄉成立火柴博物館。
蔣敏全蒐藏各式各樣火柴盒,有十二生肖、印有明星的火柴,及狗頭、猴標等古早味火柴盒,圖案有彩繪也有剪紙,就連還沒有火柴前所使用的火鐮、早期富裕人家使用的火柴插、火柴缸,蔣敏全都有興趣,他說,火柴盒及周邊用品多樣化,顯示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對他來說都像是「藝術品」。
蔣敏全的父親過去在台灣火柴公司擔任業務員,是專職的「賣火柴的男人」,父親過世後,由他保管所剩不多的火柴盒,也讓從事地方文史研究的他,開始蒐集火柴,蔣敏全表示,火柴是民生必需品,早年的機構、銀行、飯店和商店都會發行火柴盒做為贈品,也具有廣告功能。
自稱「玩火柴的小男孩」的蔣敏全,這幾年收到同好寄來火柴就有一萬多盒,愛火柴成痴的他,擁有「新寶貝」時能分享的對象卻不多,讓他的喜悅減半,在網路上競標來的火柴,多到房間都快擺不下。
蔣敏全的蒐藏豐富受邀到各縣市展覽,有回在基隆展出,竟有婦人因看上獨特的「立體火柴盒」,將火柴盒偷走,幸好最後找回失物。「我得了不能治癒的火柴癌」,蔣敏全對火柴的熱愛可見一斑,他希望有一天能在花壇故鄉成立「火柴博物館」,讓更多人看到他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