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麻不放棄 練馬術逐夢

 |2015.01.02
1411觀看次
字級
腦麻馬術選手孫育仁,克服身障,代表台灣贏得比利時殘障馬術比賽。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小騎士闖通關之美夢成真」紀錄片,講述腦麻馬術選手逐夢故事,立委陳學聖說,希望透過這部片,讓更多人關注腦麻議題,從中感受到愛和勇氣。

紀錄片導演盧盈良以腦性麻痺馬術治療為題,拍攝「小騎士闖通關之美夢成真」紀錄片,預計三月發行。內容講述三名腦麻馬術選手,克服身體障礙、勇敢追夢,其中主角孫育仁去年四月代表台灣贏得比利時殘障馬術比賽,取得法國世界盃馬術賽參賽資格,成為台灣第一位進軍世界盃馬術錦標賽的殘障馬術選手。

腦麻患者有時會痙攣、行走不便、難以控制行動,透過馬術,可以訓練抓握、身體協調和平衡能力,避免肢體萎縮。

儘管馬術益處多,長期關注腦麻議題的立委陳學聖說,台灣馬場少,養馬費用高,多數馬場不願讓腦麻患者使用。桃園私立啟智技藝訓練中心設有馬場,並有腦麻孩子的德國教練林嫵恬幫忙,引進馬術治療。

孫育仁接觸馬術,從生疏到嫻熟,紀錄片寫下他辛苦訓練、戰勝身體過程,也有他到海外比賽精彩片段。

陳學聖說,孫育仁的故事讓人看到希望,導演盧盈良選擇這樣的題材,也跟生長背景有關。盧盈良從小念放牛班,家人、朋友對他沒有期待,「和腦麻患者一樣都是被放棄的人」,但他們都堅持理想,最後得到美麗的果實,是很激勵人心的故事。

回想拍攝小騎士紀錄片點滴,盧盈良說,「我從主角身上學到永不放棄」,看著這些馬術選手努力姿態,就算拍片辛苦、募資困難,始終都要為夢想奮戰。盧盈良坦言,電影要在首輪戲院上映行銷,還有資金缺口,已成立募款平台集資。

陳學聖和盧盈良計畫到台灣各地放映,更希望能到盧盈良家鄉嘉義放映,圓他回鄉的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