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尊勝寺 九體阿彌陀堂最大遺跡 出土

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 |2014.12.31
217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考古隊日前在京都左京區岡崎尊勝寺遺址,發掘出一座巨大堂宇的柱穴。經專家考證,推測是尊勝寺內最重要的建築物—「九體阿彌陀堂」遺跡,是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一座,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歷史意義。

在平安時代,岡崎地區稱為「白河」,是貴族藤原氏的別莊,藤原良房興建白河殿,成為新興的政治文化中心。藤原家失勢後,將白河殿獻給白河天皇。十一世紀中,白河天皇建立宏偉的法勝寺。之後,七十餘年間,歷代相繼在此興建尊勝寺、最勝寺、圓勝寺、成勝寺、延勝寺等皇家寺院,後世稱「六聖寺」。

飛鳥時代(六至八世紀初),淨土思想傳入日本。當時,中國製作的阿彌陀像和淨土變相圖陸續傳入日本,僧人惠隱隨遣隋使來華求法,攜回大量淨土經典,在宮中宣講《無量壽經》,使阿彌陀佛信仰在王室貴族間流傳。

平安中期至鐮倉時代,有淨土信仰的皇室大舉興建阿彌陀堂,其中最雄偉壯麗的是九體阿彌陀堂,安奉九尊阿彌陀如來像和四天王像。後因中世紀天災人禍頻發,幾乎消失殆盡,僅存京都府木津川市淨琉璃寺的一座九體阿彌陀堂,約尊勝寺遺跡的四分之一。

此次出土的九體阿彌陀堂柱穴,直徑一點五至二公尺,推測是南北向狹長建築,共十七開間,全長約六十五公尺,寬約二十五公尺,僅存南段,北段可能是興建「岡崎疏水道」時消失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