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八年出生的她,是雲林縣二崙鄉興國宮關聖帝君的信徒,也是興國宮附設鸞堂懿修堂的創辦人。民國一○二年,我為了彌補碩士論文之文獻的不足,曾到興國宮請教她。
她說:「從前,我的身體很不好,每天都躺在床上,連煮飯都沒有辦法……我就來跟帝君求,如果保佑我身體健康,我就發願來助這間鸞堂……從此就不曾生病,我知道是帝君救我,堅持要成立鸞堂……剛開始真的很辛苦,每天晚上都要看字,如果停電了,我就點油燈……還被別人嘲笑,不相信我們會成功……練了九年多,直到民國七十年正月十五日,神明終於降旨,讓我們正式成立懿修堂。」
興國宮本是二崙鄉歷史悠久的廟宇,在鍾廖月菊阿嬤力促懿修堂成立後,遂有每月例行的詩詞降筆來勸善渡人、提供問事解疑等更多元的服務;翻閱廟方的降筆資料,發現關帝曾以其名來鑲嵌賜詩:「懿修真理苦參求,鍾廖輸誠助鸞台,月授經誦育良才,菊開滿庭燦耀門。」
可見神明能感其虔誠,才有此福報。實地參訪降筆的儀式,懿修堂不乏年輕一代的承續,但白髮蒼蒼、八十多歲的鍾廖月菊阿嬤,仍會來到廟裡關心,多年來就是這樣默默努力著,信守對神明許下的諾言,以餘生讓更多的地方民眾受惠。
今年,我即將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回想當初鍾廖月菊阿嬤的成全,就心生感激,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她的故事。
鍾秉諺(雲林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