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寺院 祥雲寺傳在家戒法 帶動雲林學佛風氣 陳瑋全 |2014.12.29 語音朗讀 53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法照法師 圖/記者邱麗玥 雲林縣斗南祥雲寺為斗南鎮著名佛剎,為雲林縣第一間傳授在家眾戒法寺院,帶動當地學佛風氣,也是全縣第一間設置圖書室的寺院。圖/記者邱麗玥 大雄寶殿 圖/記者邱麗玥 鐘 圖/記者邱麗玥 鼓 圖/記者邱麗玥 斗南祥雲寺柱梁 圖/記者邱麗玥 文╱記者陳瑋全專題報導 雲林縣斗南祥雲寺為斗南鎮著名佛剎,為雲林縣第一間傳授在家眾戒法寺院,帶動當地學佛風氣,也是全縣第一間設置圖書室的寺院。斗南祥雲寺開山住持志定長老尼在佛教尚未普及的年代,致力講經弘法度眾,現任住持暨雲林縣佛教會理事長法照法師依止恩師志定長老尼之後,以師志為己志,持續法傳雲林縣。 父親做大護法 建佛教居士園 志定長老尼從小佛緣甚深,父親陳波陽陪同他到雲林縣各地聽經聞法,曾聆聽東初老和尚講經;父親為護持女兒學佛,民國五十四年捐地一百二十坪,以居家住宅設計為寺院,命名「佛教居士園」;民國五十六年落成並舉行佛像安座儀式,同年志定長老尼如願出家,翌年於基隆十方大覺禪寺受戒。 民國五十八年,胡清火居士接受陳波陽老先生邀請到斗南祥雲寺帶領大眾誦經,後來組織「佛教青年弘法組織」長達十年,成員約二十位參與,民國六十年改名為「護法會弘法組」。 佛教居士園時常遇到下雨就會出現水澤,民國六十七年志定長老尼與法照法師興工重建,寺院方位由原來座東向西,改為座西向東,以三合院型態重建三層樓建築,請蔡順和建築師設計建築,他想起已經披剃十年,故將寺院名稱更改為祥雲寺;同年法照法師依止志定長老尼出家。 寺院擴建傳法 帶動鄰近道場 民國七十二年斗南祥雲寺擴建,翌年將兩側三層寮房底層規畫閱覽室、會議室、講堂,並於九月二十一日禮請淨心長老、菩妙長老、然妙長老三位大和尚主持斗南祥雲寺佛像開光安座大典;民國七十四年,斗南祥雲寺首次舉行傳授在家眾五戒、菩薩戒。 法照法師說,當時陪著志定長老尼搭車,全台拜訪各寺院道場邀請戒子報名,只剩離島的寺院因路途太遙遠無法拜會,在學佛風氣不興盛情況,邀請參與戒子高達一百五十人,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二年陸續傳戒法,不僅帶動當地學佛風氣,也奠定斗南祥雲寺為傳戒、弘法功能道場,鄰近寺院也開始舉辦傳戒戒會。 台灣早期佛教宣講教義並不普遍,志定長老尼仍堅持弘揚經教,聽經人數最多幾十位,自修以念佛為主,並遵佛制每年結夏安居;斗南祥雲寺早期各項佈教活動,從民國六十七年舉辦觀音七,開辦「斗南祥雲寺佛教佛學研習班」,內容包含登山活動、朝山、佛七等,因多次舉辦冬令救濟、日月潭舉辦放生儀式並為魚群皈依、雲林縣首間寺院內設圖書館等善行,民國七十二年雲林縣政府提報斗南祥雲寺成為模範寺,榮獲當時省主席李登輝表揚。 堅持講經弘法 托鉢深植福田 法照法師表示,民國七十七年,志定長老尼鼓勵他學習弘法佈教,當時曾說:「先從如何講三皈依、五戒內容、佛教基礎等開始,你可以學我先打好草稿,上台後看著念,講久了自然熟能生巧」;之後組織每周四次共修的同修會,依學佛程度分為初級、中級與高級三班,自己也從旁協助。 法照法師說,有恩師鼓勵,後來陸續講授《藥師經》、《地藏經》、《無量壽經》、《梁皇懺》……等,法音弘傳帶動學佛因緣,寺院容納百餘人空間已經不敷使用,為此向雲林縣農會租借場地,邀請淨心長老等教界重要長老弘法,預估近千人聆聽,還安排遊覽車載信徒前來;現在每周一、三、五的「華嚴經研讀班」,都有近八十人參加。 值得一提的,早期斗南祥雲寺與雲林縣斗南、斗六、西螺、北港、虎尾等五個鄉鎮,每年輪流舉辦浴佛節托鉢活動,百餘位僧眾托鉢遊行讓民眾深植福田,長久下來也帶動學佛風氣,至今活動仍不間斷。 前一篇文章 佛陀與聖嬰相會 菲傳統舞供佛 下一篇文章 寺院山勢如菩薩座騎 讚歎人間佛教理念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 作者其他文章發揚運動精神 體育也是修行文化弘揚佛法 開創佛教新紀元中華漢傳佛教攜手 教界展新猷大正大學參訪 中日佛教話和諧秉持佛陀教義 中日佛教友好兩岸僧信訪日 漢傳佛教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