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寺院 祥雲寺傳在家戒法 帶動雲林學佛風氣

陳瑋全 |2014.12.29
5306觀看次
字級
法照法師 圖/記者邱麗玥
雲林縣斗南祥雲寺為斗南鎮著名佛剎,為雲林縣第一間傳授在家眾戒法寺院,帶動當地學佛風氣,也是全縣第一間設置圖書室的寺院。圖/記者邱麗玥
大雄寶殿 圖/記者邱麗玥
鐘 圖/記者邱麗玥
鼓 圖/記者邱麗玥
斗南祥雲寺柱梁 圖/記者邱麗玥

文╱記者陳瑋全專題報導

雲林縣斗南祥雲寺為斗南鎮著名佛剎,為雲林縣第一間傳授在家眾戒法寺院,帶動當地學佛風氣,也是全縣第一間設置圖書室的寺院。斗南祥雲寺開山住持志定長老尼在佛教尚未普及的年代,致力講經弘法度眾,現任住持暨雲林縣佛教會理事長法照法師依止恩師志定長老尼之後,以師志為己志,持續法傳雲林縣。

父親做大護法 建佛教居士園

志定長老尼從小佛緣甚深,父親陳波陽陪同他到雲林縣各地聽經聞法,曾聆聽東初老和尚講經;父親為護持女兒學佛,民國五十四年捐地一百二十坪,以居家住宅設計為寺院,命名「佛教居士園」;民國五十六年落成並舉行佛像安座儀式,同年志定長老尼如願出家,翌年於基隆十方大覺禪寺受戒。

民國五十八年,胡清火居士接受陳波陽老先生邀請到斗南祥雲寺帶領大眾誦經,後來組織「佛教青年弘法組織」長達十年,成員約二十位參與,民國六十年改名為「護法會弘法組」。

佛教居士園時常遇到下雨就會出現水澤,民國六十七年志定長老尼與法照法師興工重建,寺院方位由原來座東向西,改為座西向東,以三合院型態重建三層樓建築,請蔡順和建築師設計建築,他想起已經披剃十年,故將寺院名稱更改為祥雲寺;同年法照法師依止志定長老尼出家。

寺院擴建傳法 帶動鄰近道場

民國七十二年斗南祥雲寺擴建,翌年將兩側三層寮房底層規畫閱覽室、會議室、講堂,並於九月二十一日禮請淨心長老、菩妙長老、然妙長老三位大和尚主持斗南祥雲寺佛像開光安座大典;民國七十四年,斗南祥雲寺首次舉行傳授在家眾五戒、菩薩戒。

法照法師說,當時陪著志定長老尼搭車,全台拜訪各寺院道場邀請戒子報名,只剩離島的寺院因路途太遙遠無法拜會,在學佛風氣不興盛情況,邀請參與戒子高達一百五十人,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二年陸續傳戒法,不僅帶動當地學佛風氣,也奠定斗南祥雲寺為傳戒、弘法功能道場,鄰近寺院也開始舉辦傳戒戒會。

台灣早期佛教宣講教義並不普遍,志定長老尼仍堅持弘揚經教,聽經人數最多幾十位,自修以念佛為主,並遵佛制每年結夏安居;斗南祥雲寺早期各項佈教活動,從民國六十七年舉辦觀音七,開辦「斗南祥雲寺佛教佛學研習班」,內容包含登山活動、朝山、佛七等,因多次舉辦冬令救濟、日月潭舉辦放生儀式並為魚群皈依、雲林縣首間寺院內設圖書館等善行,民國七十二年雲林縣政府提報斗南祥雲寺成為模範寺,榮獲當時省主席李登輝表揚。

堅持講經弘法 托鉢深植福田

法照法師表示,民國七十七年,志定長老尼鼓勵他學習弘法佈教,當時曾說:「先從如何講三皈依、五戒內容、佛教基礎等開始,你可以學我先打好草稿,上台後看著念,講久了自然熟能生巧」;之後組織每周四次共修的同修會,依學佛程度分為初級、中級與高級三班,自己也從旁協助。

法照法師說,有恩師鼓勵,後來陸續講授《藥師經》、《地藏經》、《無量壽經》、《梁皇懺》……等,法音弘傳帶動學佛因緣,寺院容納百餘人空間已經不敷使用,為此向雲林縣農會租借場地,邀請淨心長老等教界重要長老弘法,預估近千人聆聽,還安排遊覽車載信徒前來;現在每周一、三、五的「華嚴經研讀班」,都有近八十人參加。

值得一提的,早期斗南祥雲寺與雲林縣斗南、斗六、西螺、北港、虎尾等五個鄉鎮,每年輪流舉辦浴佛節托鉢活動,百餘位僧眾托鉢遊行讓民眾深植福田,長久下來也帶動學佛風氣,至今活動仍不間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