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海嘯10周年 倖存者仍掙扎

 |2014.12.27
1370觀看次
字級
二十六日是南亞海嘯十周年,一群印尼婦女二十五日在班達亞齊市的大清真寺禱告。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奪走超過二十二萬條人命的南亞海嘯,昨天(十二月二十六日)十周年。受影響的多個國家當天都舉行悼念儀式。然而,十年過去,重災區的印尼、斯里蘭卡、泰國等國家,許多倖存者都仍在為重建生活而掙扎。

數十億美元的援助資金在災後湧入,令部分人的生計得以恢復,重拾正軌,但亦有些人的生活仍然一籌莫展。

而投入了四億美元的海嘯預警系統,亦因管理不善而成效打了折扣。

印尼亞齊省周五在公墓祭悼及祈禱聲中,掀開悼念儀式。印尼副總統尤素夫.卡拉也出席悼念活動,他在講話中感謝地方志願者與國際社會協助亞齊重建。亞齊省省長再尼說,「海嘯不僅警示我們要對大自然保持警惕,還教導我們如何應對災害。」

另外,部分遊客也前往泰國海嘯重災區班南坎,為罹難者舉行追悼會。泰國當年喪命的五千三百人中,超過半數為外國遊客。

來自瑞典的十八歲青年莫葛告說,「我知道許多人深受其害,所以我想向受害者致敬。」當年,共有五百名瑞典公民在海嘯中身亡。

現年四十歲的宋猜,目前還未從當年巨浪捲走她兩名孩子的傷痛中復原。她淚泛眼眶告訴法新社,「我每天都想到他們。」

此外,斯里蘭卡也在當年巨浪席捲斯里蘭卡火車,並奪走三萬一千條人命的地點,舉行追悼儀式。

儀式前,一名當年在海嘯中倖存的火車車長告訴法新社,由於缺乏海嘯的相關知識,才會造成人命的巨大損失。

五十八歲的卡路納提勒克說,「當時,我們有十五分鐘的時間疏散乘客。不過,無奈並無這方面的知識,才會錯失良機。」

二○一一年,印度洋沿岸各國共同設立海嘯預警系統,而個別國家更在這方面下重本,期將災害損傷降至最低。然而,專家警告系統仍有「重大缺口」,或將難以覆蓋部分偏僻地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