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學姐的補習班首開作文才藝班,情商我去任教,受她照顧許多的我,當然義不容辭的擔起開路先鋒的重責,故事便發生在國小班一對孿生姐妹花身上
每次下課時,總會有個年約二十多歲,好像才大學畢業的女孩來接她們,聽她們總叫她阿姨,我也沒多想,直到有一次妹妹因為貪玩,不小心從樓梯間跌傷,學姐與我趕緊送孩子到醫院治療,同時通知家人來醫院,等待療傷時,才跟孩子口中的阿姨說上話。
原來孩子口中的阿姨是孩子的後媽,也是親阿姨,在孩子的母親因為生她們而難產時,擔心孩子會得不到好的照顧,所以拜託當時尚在高中念書的妹妹,要好好照料兩姐妹。
從那時起,她這個大孩子便開始學習照顧這兩個小孩子。當她的同學們下課便去逛街約會時,她都是去保母家接雙胞胎回家,就這樣學校家裡簡單兩地,生活中只剩下讀書和照顧小孩二事。
但她卻無怨無悔,直到孩子們上幼稚園,才知道阿姨跟媽媽稱謂上的不同,也才讓孩子的爸,感念她的付出,而與孩子商量,想讓她從阿姨變成孩子真正的媽。
三年前的耶誕節,父女三人一起向她求婚,讓她成了孩子真正的媽。
我問她:「為什麼不讓孩子改口叫妳『媽』呢?」她笑著回答我:「姐姐生她們是不變的事實,我只是做到答應姐姐的事,不是為了要那聲『媽』,所以叫我『阿姨』又何妨呢?」
聽完她的話,反省我們自己,年輕女孩尚能做到喜捨無求的境地,我們是否更該如大師所言:努力好的一半,壞的一半自然減少,懂得接受美好的一半,包容短缺的一半,才能擁有全面的人生。
心沂(台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