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人生 文/慧僧摘錄 |2014.12.21 語音朗讀 15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星雲大師一生提倡人間佛教,自己就生活在人間,與普羅大眾休戚與共,卻又處處通向佛法。圖/人間社 慧僧法師 圖/人間社 星雲大師一生提倡人間佛教,自己就生活在人間,與普羅大眾休戚與共,卻又處處通向佛法。圖/人間社 文/慧僧摘錄 星雲大師一生提倡人間佛教,自己就生活在人間,與普羅大眾休戚與共,卻又處處通向佛法。 大師把自己的生命當作媒介,將平實人生與高妙哲理連接在一起,從字裡行間,我們明白高尚的人生無須他求,就在傾聽母親的片言隻語中,就在捧持師長的一碗鹹菜中,就在懷念老友的悲歡記憶中。 年輕時的星雲大師常常吃不飽,因而立下一個願,以後如果有自己的道場,要普門大開,讓來到寺院的人有飯吃。因為飢餓,大師更加有度眾、圓他人之願的意志,如同他年輕時染患瘧疾,直到不支倒下,他的師父志開上人差人送了半碗鹹菜,大師面對那半碗鹹菜,感動得涕泗縱橫,因此發心,自己的一生願盡形壽,以報佛恩。 星雲大師說,人在生活中要用心觀察周遭的事物、大自然的變化,都可以給我們極大的啟示。在〈梅約醫療中心檢查記〉一文裡,對於該中心醫療技術高明、醫院管理周全非常讚嘆,他觀察到該中心所以聞名全球,有下列四點原因: 和諧無爭 梅約醫療中心擁有四萬名醫護人員和員工,彼此沒有人大聲講過話,也不會有所爭執,大家都是相互推崇、謙讓。事實上,人世間有很多的爭執,都是源於意見不同和語言不當。在這家醫院裡,任何一個人說話,不會讓別人難堪,也不會刺激別人,大家都是輕聲細語,相互尊重、包容。 親切招呼 大師在醫院十天當中,所有接觸到的人士,包括醫師、護士,甚至櫃檯的服務人員、各部門的員工等,每個人都是面帶微笑、親切無比,讓你覺得處處受人尊重。他們能把工作人員訓練得如此謙和有禮,真是世間少見。相較之下,大師在其他很多地方聽到的語言對話,都是質問、責備、教訓、官僚。 服務品質 在醫療過程中,醫師不會爭功諉過,也不會標榜個人,更不會唯我獨尊,他們有「集體創作」的共識,不但集體交換意見、集體診斷醫療,即使一次簡單的檢查,也不惜三番五次的共同研商、判斷。 管理細密 梅約醫療中心裡,不但有醫師、護士、員工,尤其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性格、不同需要的病患,大家都能夠一團和氣,即使在病苦之中,也能和樂融融。該中心細密而周全的管理,讓大師歎為觀止。 在〈關鍵時刻〉文章裡,我們看到影響大師的內在因素有四點: 正確的觀念 大師一生的信念,都是秉持「以眾為我、以團體為依歸、以別人的需要為需要」,因為「以無為有」、「以眾為我」這樣的觀念,使大師深深體會到「眾」的力量,「無」的無限、無量,但是這種觀念的養成,需要很好的性格。 忍辱的精神 出家學道最待養成的,就是「忍辱」的精神。一個人忍飢忍餓、忍貧忍窮、忍苦忍難,都還容易;忍氣忍辱、忍受冤枉委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大師在初出家時,在叢林裡參訪、學習,接受一連串無情的打罵教育,他在「委屈受氣」之餘仍能「忍辱負重」,最主要就是大師「心無怨恨」,而自覺自己很有力量。大師回憶一生當中,雖然經常遭受別人的譏諷、毀謗、批評、打擊,但是多次的忍辱,對大師的修行,何止增長數十百年。 認錯的勇氣 大師覺得世人有一種「不肯認錯」的習慣,凡事總喜歡說理。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世間做人,哪能處處圓滿,處處被人肯定。有時候不經意對人語言上的冒犯、行為上的不夠禮敬,認錯道歉就能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大師一生堅持,認錯就是美德。 勤奮的習慣 大師認為他今生的成就,最大的關鍵,應該就是自幼便有勤勞的習慣。在一生的行事當中,他從來沒為自己放過假,不但例假日比平時更忙,即使新春過年,更是四處忙這忙那的。 大師認為人生有許多關鍵時刻,也有許多關鍵的想法;細數一生的歲月,點點滴滴,其實「一念三千」,哪一分、哪一秒,不是足以影響我們一生的「關鍵時刻」呢? 前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的因果觀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佛心妙用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喜捨布施 的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