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的因果觀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2014.12.21 語音朗讀 28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倫法師 慧印法師 慧中法師 慧喜法師 慧清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主題為「人間佛教的因果觀」,由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主持。 「在法律之前,真的人人平等?」慧倫法師拋出新思維,法律有漏洞可鑽,許多司法掮客專鑽法律漏洞,產生各種司法現象,無法得到真正平等。唯有佛教因果觀是絕對公平;因果是世間的仲裁者,在因果前人人平等,誰都逃脫不了因果業力。 日本幕府時代,有一個將軍臨刑前,衣服留下五個字「非、理、法、權、天 」。意即是,是非無法勝過道理、道理無法勝過法律,而幕府將軍的權力勝不過天,天就是因果。 因果通於三世 人可以不怕生死,但不能不怕業報,因果之理昭彰,正如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有僧人問禪師「如何得大自在?」禪師回答,「富貴就富貴,貧窮就貧窮,一切如實接受它,就能得自在。」慧印法師表示,因果有三世報,今生作善業,有時今生受報,有的過幾世才受報,因果不能只看一時。 佛教因果觀通於三世,正如《瑜伽師地論》所說:「已做不失,未做不得」。佛教偈語說:「牛羊六畜坐上席,三世祖母娶為妻,堂上敲鼓打公皮,鍋內煎煮是姑姨」,從中看到輪迴不息的業果;若人以持香的手、念經的口,一念行善,必能度過難關。 因果非宿命論 「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食人。」慧中法師指出,佛教講因果,係指人平時身所做、口所說、意所想,都由自己去創造;因果並非宿命論,一般人認為所有一切得失成敗,都由命運之神所掌握,這是錯誤的想法。 種下好的因緣,就改變造作的現況,積極努力行善,緣改變了,果自然不同。他舉大師自認「五音不全」為例,在佛教叢林離不開梵樂,但大師不氣餒,以文字般若傳揚佛法,也在宜蘭成立歌詠隊、梵唄讚誦團,於全世界巡演深受好評。大師不怕困難,透過結緣改變現況,自然締結好因緣。 凡事各有因果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慧喜法師認為,學佛不能錯亂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經濟有經濟的因果。試問,同樣為人,為何有人富貴、有人貧賤?這正是各人「自作自受」的緣故,因果原是相生相成。 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活動,有的攤位人聲鼎沸,也有的無人問津;有的義工主動熱情,有的漠然等待,服務態度不同,結果自然不一樣。 慧清法師舉故事說明,過去有位風水師到處尋找好風水,有天遇到一老者,發現老者的住家風水惡劣,但竟能平安無事,原來老者心地慈悲,天天司茶奉水,為路人解渴,因而改變房子的風水。 果報自作自受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際時,果報還自受。」目犍連雖然神通第一,也難敵業力果報,被外道打死。目犍連在過去生中,曾經摘除蜂蛹火烤,過了多生累世,那些蜂蛹轉世成外道殺害他。慧倫法師總結,因果是維繫社會最大的力量,若能認清因果業報,體認三世因緣,了知眾人皆是親人,必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一切妙行皆能成就。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合掌人生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09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朗朗晴空】空有不二【人間行者心】人間文學書香味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4佛法 其實很懂你的心【人間行者心】人群邊緣的風景—— 從掌聲到成全 作者其他文章許夏子母女精進 信仰是傳家寶王淑慧接引全家 兒子建立三好觀念彰化.北斗 河港風華寶斗心 三員趣聞螺陽情彰化.芬園 挑水古道飄桐香 三巖二寺話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