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的因果觀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2014.12.21 語音朗讀 28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倫法師 慧印法師 慧中法師 慧喜法師 慧清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主題為「人間佛教的因果觀」,由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主持。 「在法律之前,真的人人平等?」慧倫法師拋出新思維,法律有漏洞可鑽,許多司法掮客專鑽法律漏洞,產生各種司法現象,無法得到真正平等。唯有佛教因果觀是絕對公平;因果是世間的仲裁者,在因果前人人平等,誰都逃脫不了因果業力。 日本幕府時代,有一個將軍臨刑前,衣服留下五個字「非、理、法、權、天 」。意即是,是非無法勝過道理、道理無法勝過法律,而幕府將軍的權力勝不過天,天就是因果。 因果通於三世 人可以不怕生死,但不能不怕業報,因果之理昭彰,正如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有僧人問禪師「如何得大自在?」禪師回答,「富貴就富貴,貧窮就貧窮,一切如實接受它,就能得自在。」慧印法師表示,因果有三世報,今生作善業,有時今生受報,有的過幾世才受報,因果不能只看一時。 佛教因果觀通於三世,正如《瑜伽師地論》所說:「已做不失,未做不得」。佛教偈語說:「牛羊六畜坐上席,三世祖母娶為妻,堂上敲鼓打公皮,鍋內煎煮是姑姨」,從中看到輪迴不息的業果;若人以持香的手、念經的口,一念行善,必能度過難關。 因果非宿命論 「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食人。」慧中法師指出,佛教講因果,係指人平時身所做、口所說、意所想,都由自己去創造;因果並非宿命論,一般人認為所有一切得失成敗,都由命運之神所掌握,這是錯誤的想法。 種下好的因緣,就改變造作的現況,積極努力行善,緣改變了,果自然不同。他舉大師自認「五音不全」為例,在佛教叢林離不開梵樂,但大師不氣餒,以文字般若傳揚佛法,也在宜蘭成立歌詠隊、梵唄讚誦團,於全世界巡演深受好評。大師不怕困難,透過結緣改變現況,自然締結好因緣。 凡事各有因果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慧喜法師認為,學佛不能錯亂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經濟有經濟的因果。試問,同樣為人,為何有人富貴、有人貧賤?這正是各人「自作自受」的緣故,因果原是相生相成。 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活動,有的攤位人聲鼎沸,也有的無人問津;有的義工主動熱情,有的漠然等待,服務態度不同,結果自然不一樣。 慧清法師舉故事說明,過去有位風水師到處尋找好風水,有天遇到一老者,發現老者的住家風水惡劣,但竟能平安無事,原來老者心地慈悲,天天司茶奉水,為路人解渴,因而改變房子的風水。 果報自作自受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際時,果報還自受。」目犍連雖然神通第一,也難敵業力果報,被外道打死。目犍連在過去生中,曾經摘除蜂蛹火烤,過了多生累世,那些蜂蛹轉世成外道殺害他。慧倫法師總結,因果是維繫社會最大的力量,若能認清因果業報,體認三世因緣,了知眾人皆是親人,必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一切妙行皆能成就。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合掌人生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人間行者心】義工中的義工心培和尚法音宣流 《六祖壇經》的修行觀【晨齋語錄】正確觀念【人間行者心】以筆為燈以心續願 重走傳燈之路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 作者其他文章許夏子母女精進 信仰是傳家寶王淑慧接引全家 兒子建立三好觀念彰化.北斗 河港風華寶斗心 三員趣聞螺陽情彰化.芬園 挑水古道飄桐香 三巖二寺話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