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北訊】「自己的文化絕對不能忘」,鄒族語老師莊作合小時候受父親的這句話影響,每周走訪雙北市九所中小學教學生鄒族語,但因鄒族人口較少,一所學校有時候才一、兩個學生,莊作合還是堅持走在鄒族語傳承之路上。
新北市教育局昨天表揚推展原住民教育有功的團體與個人,莊作合獲頒個人獎,因莊作合本人正在替鄒語老師晉級考試出題無法到場,由義弟高英洋代領獎。
莊作合與高英洋兩人三十多年前北上討生活,莊作合在榮工處上班,高英洋當導遊,兩人接續考取鄒語認證,莊作合全心投入鄒語教育,高英洋偶爾代班教學。
莊、高兩人一起推廣鄒語教育,莊作合設計教材,以羅馬拼音教孩子讀鄒語,個性活潑的高英洋則以歌唱的方式教孩子唱鄒語歌。
「鄒語最難的地方是喉塞音」,高英洋說,鄒語不容易學,尤其是獨特的喉塞音需要練習,鄒族人又不多,已是瀕臨消失的語言,但鄒族有很多有趣的文化需要保存,「我們在調解糾紛時,還是用唱歌的方式調解的!」
莊作合同時在雙北市九所中小學教鄒語,但鄒族小孩少,樹林區三多國小只有一名學生學鄒語,教務主任許志文表示,雖然只有一名學生,莊還是願意來教,傳承文化的心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