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海峽媒體峰會日前登場,百餘媒體人共商媒體融合與創新契機。
圖/記者沈旭凱
【記者沈旭凱平潭報導】第六屆海峽媒體峰會十日在中國大陸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登場,與會兩岸傳統媒體一致體認新媒體挑戰日益嚴峻,除了融合轉型,更應加大合作力道,福建省委宣傳部長李書磊在會中提議,兩岸媒體業應聯合成立祕書處等常設機構,落實峰會共識與兩岸媒體合作機制,共同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福建日報》社長蔡小偉認為,要走出紙媒困境,未來需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推進兩岸媒體互派記者、互換版面、合辦媒體活動、開展業務研討、共同推動新媒體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持續擴大和深化兩岸傳媒合作。
善用現代資訊科技
旺旺中時媒體代表、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以台北故宮博物院二十年來歷經四次革新為例,建議兩岸傳媒應善用現代資訊科技,加入文創巧思,從中華傳統文化,找出新契機。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劉善群認為,年輕世代才是網路原住民。他也舉中時電子報在九合一選舉即時報導開票例子,呼籲網路「新住民」的傳統媒體應加大改革腳步。
唯有變革才能突圍
《聯合報》社長項國寧則以去年台灣發生的洪仲丘案、今年太陽花學運,以及才剛落幕的九合一選舉為例,強調事件主角都是「年輕人」,他們捨棄傳統媒體,透過手機LINE、架設iPAD直播等方式傳播訊息,讓人看到網路世代的力量,兩岸媒體唯有變革,才能突圍。
《人民日報》副總編輯馬利坦言,九○後的年輕人根本不看報紙、不聽廣播,他們從電腦、手機看世界大事,因此科技到哪兒,媒體的未來就在那裏。她說,傳統媒體因應新媒威脅所作的努力,全球還沒有成功的樣本可供借鏡,但是大家也不要自卑,誰都可能「彎道超速」。
建立統一發稿平台
江蘇省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周躍敏指出,他們在進駐新大樓後,將建立統一的發稿平台,集團媒體稿件均進入平台,互相取用,提升效率與媒體融合的縱深。
大陸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范麗青說,兩岸關係出現新問題、新情況,但兩岸和平發展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唯有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夠確保兩岸新聞交流的深化發展。
結合兩岸互助聯網
范麗青提兩岸媒體合作建議,首先,結合兩岸互聯網,探討傳統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深入影響兩岸的政治、經濟、社會,成為兩岸青年接觸新橋梁;其二,立足中華文化,探討兩岸媒體合作;第三,著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探討互聯網新聞交流。
第六屆海峽媒體峰會由《福建日報》與台灣旺旺中時傳媒集團、聯合報系共同舉辦,共有百餘名兩岸媒體人參加,包括新華報業、湖北日報、吉林日報、湖南日報、平潭時報、大眾報業集團,以及台灣的中央社、人間福報、中華時報、台灣導報、中華日報、民眾日報和台灣商報等媒體代表與會。
海峽媒體峰會自二○○九年啟動,在兩岸傳媒界有深廣影響力。本屆會議也開通「海峽媒體連線」微信公眾號,搭建起兩岸新媒體合作平台。